[发明专利]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回转精确操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822.0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周业小;杜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2 | 分类号: | E02F3/42;E02F3/43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 装载 回转 精确 操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以回转油缸控制回转支座实现挖掘动臂转动的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回转精确操控系统。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前后端分别为装载端和挖掘端,同样一台整机可以实现装载和挖掘功能,因此俗称为“两头忙”。
目前挖掘装载机的挖掘端动臂的回转是通过回转油缸推动回转支座转动,回转支座带动整个挖掘动臂转动。回转油缸包括左、右回转油缸,左、右回转油缸的大小腔交叉连接,当向一侧回转油缸的大腔供油的同时也向另一侧的回转油缸的小腔供油,实现一侧回转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缸体,另一侧回转油缸的活塞杆向缸体内收缩,从而实现回转油缸推动回转支座的转动。但是当挖掘动臂转动一定角度后需要停下来进行挖掘作业时,由于挖掘动臂的惯性作用挖掘动臂无法立即而准确的停留在需要的位置,会来回摆动几次才最终停下来。特别是当挖掘动臂回转±45°(此时油缸没有缓冲)范围急停时,挖掘动臂会来回摆动5、6次才能停下。由于挖掘动臂的惯性作用,回转油缸内的油压会迅速升高,两腔压力交替上升衰减至近乎相等,同时伴随挖掘端来回摆动。这种油压的交替迅速升高会对回转油缸的密封件造成巨大冲击,影响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导致回转油缸漏油;这种来回摆动会造成操控困难、定位不准,很难实现回转的精确操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平衡回转油缸大小腔压力差实现静液压制动的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回转精确操控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回转精确操控系统,包括左侧油缸、右侧油缸、换向阀,所述左侧油缸的小腔与右侧油缸的大腔连接,所述左侧油缸的大腔与右侧油缸的小腔连接,所述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的大腔分别与换向阀的两个换向油口连接,所述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的大腔油路中分别设有压力开关,两油路之间通过带节流阀和电磁阀的油路连接;所述两个压力开关分别通过延时继电器控制电磁阀。当挖掘端回转到指定位置时,操作换向阀切断左、右侧油缸的供回油油路;由于挖掘端惯性作用导致一侧油缸的活塞杆受到压缩,因此该油缸的大腔压力升高,但压力升高到压力开关设定值时,压力开关通过延时继电器接通电磁阀,使油缸大小腔压力差迅速平衡,实现静液压制动,挖掘动臂迅速静止;延时继电器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切断电磁阀,油缸大小腔油路再次断开。两腔油路之间由于设有节流阀,因此在挖掘端急停时不会有太多的油液流向低压腔以造成挖掘端偏摆,以实现真正的回转精确操控。挖掘动臂向另一侧回转急停时,同理另一侧的压力开关动作,实现静液压制动。
有益效果:1、通过平衡油缸大小腔压力差实现静液压制动,达到精确回转控制的目的;2、通过压力开关控制由于惯性冲击引起的回转油缸内油压的升高,有效地保护了密封件,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回转精确操控系统,包括左侧油缸1、右侧油缸2、换向阀3,所述左侧油缸1的小腔与右侧油缸2的大腔连接,所述左侧油缸1的大腔与右侧油缸2的小腔连接,所述左侧油缸1和右侧油缸2的大腔分别与换向阀3的两个换向油口连接,所述左侧油缸1和右侧油缸2的大腔油路中分别设有压力开关4,两油路之间通过带节流阀5和电磁阀6的油路连接;所述两个压力开关4分别通过延时继电器8控制电磁阀6。当挖掘端转回到指位置时,操作换向阀3切断左、右侧油缸1、2的供回油油路;由于挖掘端惯性作用导致一侧油缸的活塞杆受到压缩,因此该油缸的大腔压力升高,但压力升高到压力开关4设定值时,压力开关4通过延时继电器8接通电磁阀6,使油缸大小腔压力差迅速平衡,实现静液压制动,挖掘动臂迅速静止;延时继电器8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切断电磁阀6,油缸大小腔油路再次断开。挖掘动臂向另一侧回转急停时,同理另一侧的压力开关4动作,实现静液压制动。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间设定为0.65-1秒,两腔油路之间由于设有节流阀5,因此在挖掘端急停时不会有太多的油液流向低压腔以造成挖掘端偏摆,以实现真正的回转精确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示牌
- 下一篇:可实现包装一体化的核径迹防伪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