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拉链的链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75879.0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山县将通;石井隼人;古里太;斋藤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4B19/06 | 分类号: | A44B19/06;B21D5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朱利晓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链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拉链(1)的链牙元件(10),包括具有结合部(12)以及带保持部(13)的金属主体(11),其中带保持部(13)具有大致平行且平坦的第一主表面(20)和第二主表面(21)并且形成两个面对的臂(16),所述面对的臂(16)能够将链牙带(2)夹紧在其间;所述带保持部(13)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30);
所述链牙元件(10)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设置在带保持部(13)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0)和第二主表面(21)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部上,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从所述链牙元件(10)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0)和第二主表面(21)之一向外延伸至预定高度,所述预定高度是所述第一主表面(20)和第二主表面(21)之一中最高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连接部(17)具有与所述第一主表面(20)和所述第二主表面(21)垂直相接的内表面(17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与所述连接部(17)的内表面(17a)连续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面对的臂(16)包括具有内边缘(16b)的近端部,所述近端部通过中间的凹入连接部(17)彼此相连,所述连接部(17)具有内表面(17a);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与面对的臂(16)的内边缘(16b)以及所述连接部(17)的内表面(17a)毗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的延伸长度超过所述连接部(17)的长度,并且延伸至所述面对的臂(16)的内边缘(16b)的所述近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面对的臂(16)沿着所述链牙元件(10)的纵向延伸,并且纵向距离(B)与纵向距离(A)之间的比率(B/A)为0.6或更大,其中纵向距离(B)是从突起部(30)的远端到通过将所述面对的臂(16)的各个远端(16a)的最远点相连而绘制出的线(L)的距离,而纵向距离(A)是从所述连接部(17)的边缘的中央到上述线(L)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沿着所述面对的臂(16)的内边缘(16b)以及沿着所述连接部(17)从一个所述臂(16)的远端向另一个所述臂(16)的远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包括多个分离、间隔的突起部(3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具有渐缩表面(30a),所述渐缩表面(30a)沿着链牙元件(10)的对应第一主表面(20)或第二主表面(21)的方向延伸而离开带保持部(13)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结合部(12)包括:结合凹部(14),其从链牙元件(10)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0)凹入;以及结合凸部(15),其从链牙元件(10)的相对的所述第二主表面(21)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结合部(12)包括薄壁的平板部(18a)和结合凸部(19),所述结合凸部(19)从所述平板部(18a)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在链牙元件(10)的半完成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的高度在0.04mm到0.07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在链牙元件(10)的完成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的高度为0.0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的横向宽度为0.1至0.1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牙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30)为抗粘结突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58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棒料拉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切割内孔的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