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4717.5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田裕一;高桑佳;福留秀树;高桥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驱动力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具备:
轮内装式电机,其被设置于车辆的每个车轮上,且产生所述车轮的驱动力或制动力;
电机控制单元,其对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进行控制,并针对每个所述车轮而产生独立的驱动力或制动力,
所述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控制单元具备:
热剩余量运算单元,其对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的大小进行运算;
制动/驱动力分配运算单元,其以如下方式对由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所产生的车轮的驱动力或制动力的分配进行运算,即,基于由所述热剩余量运算单元所运算出的各个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的平衡,而使所述各个轮内装式电动机的热剩余量被平均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剩余量运算单元具备温度取得单元,所述温度取得单元取得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温度,
所述热剩余量运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温度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各个轮内装式电机的温度、和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容量,而对各个轮内装式电机的所述热剩余量的大小进行运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剩余量运算单元根据从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容许极限温度中减去所述温度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温度而得出的值、与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容量的乘积,而对所述热剩余量的大小进行运算。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驱动力分配运算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运算,即,将由全部车轮的轮内装式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或制动力的要求值、即整体要求制动/驱动力分配至各个车轮的轮内装式电机,以保持各个车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的平衡。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驱动力分配运算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运算,即,将由左侧的前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或制动力的要求值、即左车轮要求制动/驱动力分配至左侧的前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以保持左前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与左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的平衡,并且,将由右侧的前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或制动力的要求值、即右车轮要求制动/驱动力分配至右侧的前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以保持右前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与右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热剩余量的平衡。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驱动力分配运算单元具备:
行驶状态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分配调节单元,其根据与所述行驶状态取得单元所取得的行驶状态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散热性能,而对所述分配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调节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调节,即,基于与行驶状态取得单元所取得的行驶状态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轮内装式电机的散热平衡,而对于不易散热的轮内装式电机减小所述驱动力或制动力的分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状态取得单元为,取得车速的车速取得单元,
所述分配调节单元在所述车速取得单元所取得的车速较高的情况下,与所取得的车速较低的情况相比,以使后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相对于前轮的轮内装式电机的所述驱动力或制动力的分配的比变小的方式,对所述分配进行调节。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状态取得单元为,取得车辆的转弯状态的转弯状态取得单元,
所述分配调节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调节,即,根据所述转弯状态取得单元所取得的车辆的转弯状态,而减小左后轮与右后轮中的不易散热的一侧的轮内装式电机的所述驱动力或制动力的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47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模块
- 下一篇: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绝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