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检测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73044.1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川井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G01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方法 程序 记录 介质 | ||
1.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检测系统中的流体泄漏,该系统具有利用流体的流体利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流体利用装置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具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根据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检测所述系统中有无流体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检测部检测为产生了流体泄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使流体流向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管路中设有阀门,
在所述阀门闭合后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检测部检测为在所述阀门的上游侧的管路中产生了流体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使流体流向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管路中设有阀门,
所述检测部根据第1特征量检测在所述阀门的下游侧的管路中产生了流体泄漏,所述第1特征量表示所述阀门闭合前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与所述阀门闭合后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的相互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计算所述阀门闭合前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与所述阀门闭合后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之差,作为所述第1特征量,并且在计算出的差值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检测为在所述阀门的下游侧的管路中产生了流体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计算所述阀门闭合后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与所述阀门闭合前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之比,作为所述第1特征量,并且在计算出的比值为第3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检测为在所述阀门的下游侧的管路中产生了流体泄漏。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具有控制部,在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运转停止时,该控制部将位于该流体利用装置的上游侧的所述阀门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利用装置有多个,
所述管路以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连接的方式进行分支,
对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在该流体利用装置与所述管路的分支点之间设有所述阀门,
在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运转停止时,所述控制部将设置在该流体利用装置与所述管路的分支点之间的所述阀门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利用装置与其它主装置联动地进行动作,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所述主装置的运转停止时,使与所述主装置联动地进行动作的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运转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利用装置有多个,
用于使流体流向所述流体利用装置的管路,以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连接的方式进行分支,
对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在该流体利用装置与所述管路的分支点之间设有阀门,
所述检测部(1)对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求出设置在该流体利用装置与所述管路的分支点之间的所述阀门闭合前后的所述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的变化量,(2)根据针对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求出的所述变化量的相互关系,对于所述多个流体利用装置,分别检测设置在该流体利用装置与所述管路的分支点之间的所述阀门的下游侧的管路中有无流体泄漏。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是电磁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气体,
所述流体供给装置是生成压缩气体的压缩机。
13.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根据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检测有无流体泄漏。
14.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步骤,在该检测步骤中根据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检测有无流体泄漏。
15.一种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检测步骤,在该检测步骤中根据流体供给装置的耗电量检测有无流体泄漏。
16.一种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了权利要求15所述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30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