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1290.3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木野村茂树;市川真士;水野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针对搭载于车辆的蓄电装置的利用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环保型车辆,搭载蓄电装置(例如二次电池、电容器等)并利用从蓄积于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的驱动力来行驶的车辆受到注目。这样的车辆例如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等。并且,已提出了通过发电效率高的商用电源对搭载于这些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技术。
在混合动力车中,与电动汽车同样,也已知能够利用来自车辆外部的电源(以下,也简称为“外部电源”。)的电力对车载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以下,也简称为“外部充电”。)的车辆。例如,已知如下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通过由充电电缆将设置于住宅的电源插座与设置于车辆的充电口连接,能够从一般家庭的电源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由此,能够期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消耗效率。
然而,家庭用的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通常是交流100V或交流200V左右的电压,进而由于电力容量受限制,所以对蓄电装置充分充电需要数小时左右的长时间。因此,近年来用于以数10分钟左右的短时间对车辆的蓄电装置充电的专用的高速充电器的开发正在进行。
日本特开2009-77557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具有高速充电用的连接器和通常充电用的连接器的电动汽车中,在高速充电器和商用电源分别与高速充电用的连接器和通常充电用的连接器同时连接于车体的情况下的充电控制。根据日本特开2009-77557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一点:通过利用先连接于连接器侧的电源的电力对蓄电装置充电,或利用在高速充电和通常充电中总充电时间短的一方的充电方式中使用的电源的电力对蓄电装置充电,由此防止快速充电和通常充电同时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75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9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1-126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13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71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7755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充电装置中,选择先连接的电源或充电时间短的电源。因此,例如,在所选择的电源因电压变动等而难以预测充电时间的情况下,也必须在充电开始时选择充电使用的电源。因此,未必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充电。
另外,日本特开2009-7755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充电装置,通过充电开始时所选择的电源执行充电直到充电结束。因此,在利用未被选择的电源进行的充电有效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使用最初所选择的电源执行充电直到最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能够利用来自两条电力路径的电力进行外部充电的车辆中,有效率地对蓄电装置充电。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具备第1及第2电力变换装置和控制装置,能够利用来自外部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两条电力路径的电力对所搭载的蓄电装置充电。第1电力变换装置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变换为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第2电力变换装置将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变换为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控制装置控制第1电力变换装置和第2电力变换装置。控制装置基于蓄电装置的状态以及第1电力变换装置和第2电力变换装置的效率来选择用于充电的电力路径。
优选,第1电力变换装置的额定容量比第2电力变换装置的额定容量大。
优选,控制装置选择电力路径,使得:在蓄电装置的充电状态低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至少利用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在充电状态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
优选,在充电状态低于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利用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和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这两方进行充电。
优选,控制装置选择电力路径,使得:在蓄电装置所容许的充电电力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至少利用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在容许的充电电力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
优选,在容许的充电电力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利用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和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这两方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1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低温的铝塑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即热式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