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8895.7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佳彦;小杉利彦;益田智员;鹤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K20/02;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换档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是具备换档选择机构(28)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所述换档选择机构(28)是用于选择包含停车档位的多个档位中的1个档位的机构,所述车辆(100)构成为能够从车辆外部的电源(30、36)经由充电电缆对车载的蓄电装置(10)充电,所述换档锁止装置具备:
互锁装置(60),其用于在所述换档选择机构中禁止从所述停车档位的档位变更;和
控制部(26、26A、26B),其在所述车辆被起动、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被操作、且未检测到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的连接时,将用于允许所述档位变更的指令向所述互锁装置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车辆能够以行驶模式或充电模式进行动作,
在要求由所述电源进行的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时,动作模式转变到所述充电模式,在要求所述车辆的行驶时,所述动作模式转变到所述行驶模式,
在所述动作模式为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停止向所述互锁装置输出所述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的连接状态异常时,输出用于将该意思报告给利用者的警报,在判定为所述连接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被起动、且所述制动踏板被操作时,向所述互锁装置输出所述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互锁装置包括:
锁止机构(61),其用于阻止换档杆从所述停车档位的移动;和
锁止解除机构(62),其用于通过被供给电流而解除由所述锁止机构进行的所述换档杆的移动阻止,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被起动、所述制动踏板被操作、且未检测到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的连接时,向所述锁止解除机构供给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控制部(26)包括:
第1电子控制装置(210),其接收表示所述动作模式是否为所述充电模式的第1状态信号和表示所述充电电缆是否连接于所述车辆的第2状态信号;和
第2电子控制装置(220),其接收表示所述制动踏板是否被操作的第3状态信号,
所述第1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车辆起动时,所述第1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动作模式不为所述充电模式、且所述第2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没有连接时,向所述第2电子控制装置供给电流,
所述第2电子控制装置,在从所述第1电子控制装置接受电流的供给、且所述第3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制动踏板被操作时,向所述锁止解除机构供给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控制部(26A)包括:
第1电子控制装置(210A),其接收表示所述动作模式是否为所述充电模式的第1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充电电缆是否连接于所述车辆的第2状态信号以及表示所述制动踏板是否被操作的第3状态信号;和
第2电子控制装置(220),其从所述第1电子控制装置接收信号,
所述第1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第1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动作模式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所述第2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没有连接、且所述第3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制动踏板被操作时,激活向所述第2电子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信号,
所述第2电子控制装置,在从所述第1电子控制装置接收的所述信号在所述车辆起动时被激活时,向所述锁止解除机构供给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所述控制部(26B)包含接收表示所述动作模式是否为所述充电模式的第1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充电电缆是否连接于所述车辆的第2状态信号以及表示所述制动踏板是否被操作的第3状态信号的电子控制装置(210B),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车辆起动时,所述第1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动作模式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所述第2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充电电缆与所述车辆没有连接、且所述第3状态信号表示所述制动踏板被操作时,向所述锁止解除机构供给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换档锁止装置,
还具备操作部(64),该操作部(64)用于通过利用者的操作以机械方式解除由所述互锁装置进行的所述档位变更的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8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乙烯大口径中空缠绕管
- 下一篇:一种跑道用环保型聚氨酯塑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