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调节轴长度的手持式EMG刺激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65727.2 | 申请日: | 201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R·M·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经通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4 | 分类号: | A61N1/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剑桦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调节 长度 手持 emg 刺激 装置 | ||
1.一种手持式神经刺激装置,包括:
手柄;
细长轴,所述细长轴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电极,其中,所述细长轴能相对于手柄选择地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柄具有内部,细长轴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能在手柄的内部中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电极能选择地和可靠地相对于手柄重新定位在多个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柄包括近端和远端,手柄的远端在电极和手柄的近端之间,所述手持式神经刺激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手柄的一部分接合,锁定装置包括紧固结构和松开结构,使得当锁定装置处于紧固结构时,细长轴不能相对于手柄运动,当锁定装置处于松开结构时,细长轴能相对于手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柄具有管腔内部、近端和在管腔内并在手柄的近端处的弹簧,细长轴具有相对于手柄的退回位置和相对于手柄的伸出位置,弹簧具有压缩结构和松弛结构,当弹簧处于松弛结构时,轴相对于手柄处于伸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轴操作连接的马达,其中,马达能选择地通电,以便使得细长轴相对于手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电极是球形尖端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户控制器,所述用户控制器与细长轴操作连接,从而用户控制器的运动使得细长轴相对于手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细长轴能选择地运动至多个分度位置,各分度位置对应于电极和手柄之间的固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细长轴从一个分度位置运动至另一分度位置时,发出分度运动声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细长轴包括指示电极和手柄之间的距离的多个表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电极具有:最大伸出位置,所述最大伸出位置限定了电极和手柄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最小伸出位置,所述最小伸出位置限定了电极相对于手柄的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比率为从大约0.05至大约0.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手柄的远端位于电极和手柄的近端之间,电极与从手柄的近端伸出的导线电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细长轴具有近端和远端,并包括在细长轴的近端和细长轴的远端之间的轴止动表面,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并包括在手柄的近端和手柄的远端之间的手柄止动表面,使得轴止动表面和手柄止动表面的接合将细长轴保持在手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细长轴能选择地从手柄拆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柄成角度。
17.一种手持式神经刺激成套器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神经刺激装置以及包括至少一个更换细长轴,其中,细长轴能从手柄上拆卸,所述至少一个更换细长轴能选择地附接在手柄上。
18.一种刺激患者身体内的神经区域的方法,包括:
提供手持式神经刺激装置,所述手持式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手柄和从所述手柄伸出的细长轴,其中,所述细长轴具有电极;
调节电极相对于手柄的位置;
用电极接触神经区域;以及
向电极供给刺激能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神经区域是第一神经区域,调节电极相对于手柄的位置的步骤包括将电极的位置调节至相对于手柄的第一位置,向电极供给刺激能量的步骤包括首先向电极供给刺激能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电极的位置调节至相对于手柄的第二位置、用电极接触第二神经区域以及第二次向电极供给刺激能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神经区域与患者的身体表面间隔开第一距离,第二神经区域与患者的身体表面间隔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神经区域靠近腰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经通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经通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57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