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整合的靠背板材的一体式靠背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180061370.0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O·泽卡维察;M·M·彼得罗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整合 靠背 板材 体式 框架 | ||
在先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PCT专利申请要求于2010年12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One Piece Back Frame with an Integrated Back Panel(具有整合的靠背板材的一体式靠背框架)”、序列号为No.61/425,42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视为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并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概括地涉及车辆座椅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适于车辆座椅的、包括整合靠背板材的一体式靠背框架。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包括三个主要的组件:靠背框架、泡沫芯和装饰罩。典型的靠背框架包括具有内部开口的大致矩形的金属件和通常由塑料制成的设置于开口内的靠背板材。靠背板材提供朝向车辆后部暴露的刚性平坦表面,其有助于提供保护以及当座椅向前折叠时还提供桌台表面。
在图1中大致示出公知靠背框架20的一种设计。如上面所论述的那样,该靠背框架20包括大致矩形的金属件22和塑料的靠背板材24。金属件22完全由图2中所示的金属片材坯料26形成。为了将坯料26形成为图1中所示的形状,首先使得坯料26经过第一次金属片材拉伸过程以便限定上述的矩形。在第一次金属片材拉伸过程之后,金属件22限定中央部分28,其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该中央部分28通过切割或冲切过程去除以形成图4中所示的金属件22。然后使得金属件22经过第二次金属片材拉伸过程以便进一步限定金属件22的在图5中示出的最终形状。然后对金属件22的某些区域进行再敲打以便焊接或钎焊到诸如躺椅倾斜机构的其它组件(未示出)上。此外,在金属件22背面中的额外材料向内弯曲以便形成用于支撑金属件22内侧泡沫材料芯(未示出)的凸缘。图6示出在再敲打和弯曲过程中的金属件22,以及图7示出在再敲打和弯曲过程已经完成之后的金属件22。
接着,在金属件22中刺穿多个孔30,用于给甚至更多的组件(诸如头枕)提供附接组件。图8和图9示出刺穿一些孔30之后的金属件22。一旦所有的孔30被刺穿以及边缘形成之后,塑料的靠背板材24被附接到去除中央部分28而形成的开口。靠背板材24通常利用多个保持构件31而附接到所述金属件22。
为了满足经证实适用于乘员车辆的靠背框架20的严格强度要求,必须将塑料靠背板材24制备地非常厚,这对于成本和重量目的而言是不希望的。在安装过程中通常看不到由技工进行的在靠背板材24和靠背框架22之间的附接点。这使得难于进行组装过程。
对于适于车辆座椅的坚固的、重量轻的以及成本有竞争力的、改进的靠背框架仍然存在显著和持续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包括靠背框架的车辆座椅,所述靠背框架具有上部部分、下部部分、一对垂直部分和中央部分,所有的上述部分都由一个材料片制成且一体式地连接到彼此。芯和装饰罩围绕靠背框架设置以便给车辆乘员提供舒适的就座表面。靠背框架优选由高强度、薄规格钢制成,这使其能够满足适用于乘员车辆的强度要求。本发明满足这些强度要求,且不影响车辆座椅的重量或成本。事实上,取决于所选择的钢类型和厚度,整合的靠背板材与相当的较厚塑料靠背板材相比可具有相同或更少的质量。
本发明的该方面也是有利的,其原因在于其将在制备靠背框架过程中浪费的材料量最小化。在其它公知的靠背框架中,从金属件中央部分去除的材料被处理或再循环。相比之下,该材料直接用于本发明中来增强靠背框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下述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因此将很容易地领会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包括单独的靠背板材的靠背框架的后视图;
图2是将形成靠背框架的金属片材坯料的顶视图;
图3是在经过第一次金属片材拉伸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透视图;
图4是在经过修整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顶视图;
图5是在经过第二次金属片材拉伸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透视图;
图6是在经过第一次再敲打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透视图;
图7是在经过第二次再敲打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顶视图;
图8是在经过第一次穿孔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透视图;
图9是在经过第二次穿孔步骤之后的靠背框架的透视图;
图10是示例性靠背框架的透视性正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11-11所取的且进一步包括泡沫芯和装饰罩的示例性靠背框架的横截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未经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膨化石墨用耐高温透微波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