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工件中制造螺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0134.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P·科普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16 | 分类号: | B23G1/16;B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件 制造 螺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工件中制造螺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生成螺纹或加工螺纹的切削方法和非切削方法以及螺纹工具是已知的。切削的螺纹工具基于在螺纹线的区域中切除工件材料。非切削的螺纹生成基于工件的变形以及通过压力在工件中产生螺纹线。手册“Gewindetechnik und Frstechnik,Herausgeber:EMUGE-FRANKEN,Verlag:Public/s Corporate Publishing,Erscheinungsjahr:2004(ISBN3-89578-232-7)”——下文中仅称为EMUGE手册——给出了关于应用中的螺纹生成工具和工作方法的概述。
丝锥(参见EMUGE手册,第8章,181至298页)和螺纹铣刀(参见EMUGE手册,第10章,325至372页)以及仅仅用于外螺纹的板牙/螺丝板(参见EMUGE手册,第11章,373至404页)属于切削的或切削加工的螺纹制造。
丝锥是一种螺纹切削工具,其刀具或螺纹切削齿在待产生的螺纹的螺距下沿一外螺纹设置。在产生螺纹时,丝锥以与工具轴线轴向的进给并且在绕其工具轴线的旋转之下以依赖于与螺距相应的轴向进给速度的旋转速度运动到在工件中的圆柱形的芯孔中,其中丝锥的工具轴线与芯孔的中轴线同轴地定向并且其刀具持久地与该工件在芯孔壁部上接合(连续地切削),从而在芯孔壁部上形成连续的螺纹线。
所谓的挤压丝锥(参见EMUGE手册,第9章,299至324页)和仅仅用于外螺纹的螺纹滚轧工具(参见EMUGE手册,第11章,373至404页)属于非切削的螺纹生成工具。
挤压丝锥是具有相似的螺旋形或螺线形的旋转的螺纹轮廓的螺纹工具,沿着该螺纹轮廓设有多个挤压滚片(也称为成型齿、切槽齿或成型楔),它们通过挤压丝锥的近似多边形的横截面的相互错开的进一步向外突出的并且通常倒圆的多边形角区域形成。在生成螺纹时,挤压丝锥如丝锥那样以与工具轴线轴向的进给并且在绕其工具轴线的旋转之下运动到在工件中的圆柱形的芯孔中,其中丝锥的工具轴线与芯孔的中轴线同轴地定向。旋转速度与轴向进给速度相应于螺距地被彼此协调。挤压丝锥的挤压滚片持久地与该工件在芯孔壁部上接合并且通过塑性变形将螺纹线挤压到芯孔壁部中,从而在芯孔壁部上形成连续的螺纹线。
此外已知仅仅切削地工作的由钻头与螺纹铣刀组成的组合工具,亦即所谓的螺纹钻铣刀(BGF)(参见EMUGE手册,第10章,354页)和所谓的圆形螺纹钻铣刀(ZBGF)(参见EMUGE手册,第10章,355页),借助于它们可以首先生成用于螺纹的芯孔并随后在该芯孔中生成螺纹。
所谓的螺纹生成工具的工具柄通常绕其纵轴线至少接近为圆柱形和/或以其背向工件的端部容纳和保持在机床的卡盘中。螺纹连接到所产生的内螺纹中的已知的螺栓或螺纹件包括与该内螺纹互补的连续的螺旋形的外螺纹。
发明内容
在此情况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生成螺纹、特别是生成内螺纹的新方法。
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来自于权利要求1的各从属权利要求。
按照权利要求1用于在工件中制造螺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工件的环绕螺纹轴线的壁部中生成数量n≥1的槽或者生成一具有数量n≥1的槽并且围绕螺纹轴线的工件壁部;
b)在工件壁部中的所述槽的每个中分别将螺纹生成工具的相应的一螺纹生成区沿相应槽的方向引入,其中所述螺纹生成区在相对于螺纹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在与槽底保持一径向距离的情况下突入到相应的槽中;
c)通过使所述螺纹生成工具绕螺纹轴线转动一预定的转角并且同时使所述螺纹生成工具与螺纹轴线同轴地以与转动运动的转速和螺距相匹配的轴向进给速度轴向进给而在工件壁部的每个与所述槽邻接的壁部分区中生成螺纹,其中在转动和同时的轴向进给期间每个螺纹生成区接合到相对应的壁部分区中并且生成相对应的螺纹线部分并且在转动之后再次突入到壁部中的同一槽中或另一槽中;
d)将所述螺纹生成工具的每个螺纹生成区沿所述槽的方向从相对应的槽中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0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