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用嵌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58432.2 | 申请日: | 201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胜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J10/04 | 分类号: | B60J10/04;B60R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用嵌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于车门的外板(アウタパネル)的上缘部的嵌条(ベルトモール)。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车门具备构成车门板的外面的外板和固定于外板的内面并且从外板的上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前后的支柱(ピラー)(门框),在外板的上缘部安装有与该上缘部在同一方向上延伸的为长条物的树脂制的嵌条。
该嵌条具备:嵌条主体(嵌条主体),为大致筒状(截面大致倒U字状)的长条物,两端开口;端帽(安装单元),堵住嵌条主体的端部的开口。
该嵌条主体具备:上端连接部、从上端连接部的车外侧缘部垂下的车外侧部、从上端连接部的车内侧缘部垂下的车内侧部、设置于车内侧部的车内侧面的唇部(除水部(水切り部))。嵌条主体为,通过挤压成形而成形成一样截面的长条物后,切断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的下部以及唇部的后端部的构造。
端帽具备帽部、从帽部与上述上缘部平行地延伸的插入部(组装部)。当将插入部从嵌条的端面开口插入嵌条的内部空间时,由于车外侧部和车内侧部位于插入部的两侧,因此插入部相对于嵌条主体不会向车外方向以及车内方向晃动。此外,由于帽部堵住嵌条主体的前后两端的开口部,因此嵌条主体的内部空间不会露出。
当将这样装配而成的嵌条从上方覆盖于外板的上缘部时,上端连接部位于外板的上缘部的正上方,车外侧部位于该上缘部的车外侧,车内侧部位于该上缘部的车内侧,唇部弹性变形的同时接触门玻璃的车外侧面,此外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与前后的支柱相对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356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嵌条主体的前后两端部切断唇部,因此与唇部存在的部分相比其车宽方向尺寸(门的厚度方向尺寸)短。但是,由于在嵌条主体的前后两端部残留有车内侧部(的上部),因此在支柱相对于外板的车宽方向的偏移量(オフセット量)(外板的上缘部和支柱的车宽方向间隔)小的情况下,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和支柱干扰,不能将嵌条安装于车门。
另一方面,如果将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从嵌条主体完全切断,由于嵌条主体的前后两端部的车宽方向尺寸相应地变短,因此也能够将嵌条安装于支柱相对于外板的偏移量小的车门。但是,当完全切断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时,由于抑制插入部向车内侧晃动的部件消失,因此插入部相对于嵌条主体向车内方向晃动。
然而,如果将具有嵌条主体和相当于端帽的部分的嵌条通过注塑成形(インジェクション成形)而一体成形,由于成为端帽(相当于端帽的部分)不向车内侧晃动的构造,因此能够将车内侧部的前后两端部去除。但是,通过注塑成形而形成的嵌条,与通过挤压成形而得到的嵌条(嵌条主体)相比,存在制造成本高,并且外观差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用嵌条,即使在利用挤压成形将嵌条主体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支柱相对向的部分的车宽方向的窄幅化,而且能够防止端帽向车内侧晃动。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门用嵌条具备:长条状的嵌条主体,固定于在外板的车内侧面固定有从该外板的上缘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支柱的车门的所述上缘部,沿着该上缘部延伸;端帽,在该嵌条主体的端面开口能够装卸。所述车门用嵌条的特征在于,所述嵌条主体具备:车外侧部,从车外侧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上缘部以及所述支柱相对向;车内侧部,从车内侧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上缘部相对向,并且将嵌条主体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端面整体形成位于一对所述支柱之间的后退端面;被卡合部,形成于所述嵌条主体的内面,位于所述支柱的车外侧。所述端帽具备:覆盖端部,覆盖与所述车外侧部的所述后退端面同方向的端面;插入部,从该覆盖端部延伸至所述后退端面的前面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观看时,位于所述车外侧部与车内侧部之间;卡合部,形成于该插入部的车外侧面,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从而限制该端帽向车内侧移动。
所述被卡合部可以为从所述车外侧部的车内侧面向上方或者下方延伸的突起,所述卡合部也可以为位于所述车外侧部的车内侧面与所述被卡合部之间的间隙并且卡合于该被卡合部的车外侧面的突起。
所述被卡合部也可以为从所述车外侧部的车内侧面向下方延伸的突起。如果像这样将被卡合部形成突起,嵌条主体的刚性提高。
所述被卡合部也可以与所述外板的所述上缘部相比位于车外侧。
所述嵌条主体也可以具有位于所述上缘部的正上方并且连接所述车外侧部与车内侧部的上缘彼此的上端连接部,所述被卡合部设置于连接该上端连接部的下面与所述车外侧部的车内侧面的弯曲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白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门型酒分配器
- 下一篇:用于在移动设备上共享反馈的交互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