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55584.7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S.利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利氏特种光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K1/38 | 分类号: | H01K1/38;H01K3/20;H05B3/44;H05B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装置 | ||
1.辐射装置,具有壳体(5),该壳体则具有内部空间和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红外线辐射器(1;27),所述红外线辐射器具有由含高硅酸的玻璃制成的拥有圆形横截面和预先给定的外直径的辐射器管(2),具有布置在其中的带状的或者螺旋状的加热丝(3),所述加热丝设有由金属的材料制成的电的连接元件(4),所述电的连接元件通过密封件(13)从所述辐射器管(2)中伸出来,其中至少一个辐射器管端部(8;28)延伸到外部空间中,所述外部空间通过在外面抵靠在所述辐射器管(2)上的密封元件(11;31)在流体上与所述内部空间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管端部(8;28)也具有所述圆形横截面以及所述预先给定的外直径,并且在所述电的连接元件(4)与所述辐射器管(2)之间设置了密封件(13),该密封件包括至少一种转换玻璃,所述转换玻璃具有处于所述金属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所述含高硅酸的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热膨胀系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辐射器(1;27)是短波的红外线辐射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管(2)包含无卤素的填充气体。
4.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管(2)包含吸气物质尤其铌、锆、钽、磷、钡或者这些物质的复合物。
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管(2)如此包含填充气体,从而在运行条件下出现至少1 MPa的内压。
6.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管端部(8;28)具有环绕的端面,并且所述密封件(13)实施在所述连接元件(4)与所述端面之间。
7.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3)和所述电的连接元件(4)由钨或者钨基合金制成,或者所述电的连接元件(4)由钼或者钼基合金制成。
8.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的连接元件(4)至少在所述密封件的区域中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以及至少1.5mm优选至少2.0mm的直径。
9.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5)中并排地布置了多个红外线辐射器(1;27),并且为了固定并且为了电接触所述红外线辐射器(1;27)而在外部空间中设置了导电轨(21;22)。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两条导电轨(21;22),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轨(21)具有用于所述红外线辐射器(1;27)的第一管座(24)的接纳部并且所述第二导电轨(22)具有用于所述红外线辐射器(1;27)的第二管座(25)的接纳部并且沿着红外线辐射器-纵轴线(37)的方向具有开口,该开口的开口尺寸至少和所述辐射器管(2)的外直径一样大。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第二管座(25)的接纳部具有与所述开口的内直径相当的内直径。
12.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的一侧构造为星形接法的星形汇接点或者构造为零线。
13.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辐射装置构造为用于美容的用途的移动的辐射仪器。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用于所述红外线辐射器的冷却装置以及用于传输来自所述红外线辐射器(1;27)的红外辐射的光导体(9)。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体(9)是所述壳体(5)的一部分。
16.按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间具有用于有待辐射的基面(33)的接纳部(34)。
17.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间构造为能够抽真空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利氏特种光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贺利氏特种光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成像控制程序以及成像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