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悬架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9189.8 | 申请日: | 201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梨阳光;安藤正志;横田登志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3/06;B60G21/0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 地址: | 日本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架支撑结构,该车辆悬架支撑结构包括悬架构件(下臂)和减振器,该悬架构件可转动地支撑用于前轮的转向节,该减振器使悬架构件的振动减弱。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支撑结构,该车辆悬架支撑结构允许持久并精确地紧固减振器而不会导致组件数量或者装配步骤的增加,下列的专利文献1示出了一个实例。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的悬架支撑结构包括:减振器,下端部经由悬臂构件被联接到车辆一侧的悬架支撑构件;减振器支架,由在其中心形成有安装孔的向上壁部和筒状部形成,该筒状部从向上壁部的外周向下延伸并且被牢固地附接到悬架支撑构件;和倒置杯状部,形成有与上述安装孔同心的定心孔(centering hole)和穿透部,该穿透部围绕定心孔并且可以抵接在向上壁部上。悬架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定心支架,该定心支架通过将覆盖整个向上壁部的倒置杯状部的下端部牢固地附接到筒状部的外圆周壁而形成。减振器的上端部紧固构件通过安装孔和定心孔,并且被紧固。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9-19363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悬架支撑结构被构造成使得减振器的下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到设置在下臂(悬臂构件)的中间加强杆,该减振器的下端部具有供应从车轮输入的负载的功能。下臂构成为根据从车轮输入的负载而以转动方式位移,以通过将负载传递到减振器的下端部来吸收负载,由此,支撑减振器的下端部的支撑构件反复地受到上下方向的负载。因此,如果该支撑构件被焊接到下臂,则需要保证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反复输入到支撑构件的焊接端部的负载,以便有效地防止支撑构件的疲劳断裂。
此外,实际上是将支撑减振器的下端部的支撑架利用安装螺栓紧固到下臂的上表面而不是将支撑构件焊接到下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防止减振器的下端部干涉用于紧固布置在下臂的上表面的支撑架上的支撑架的基板的安装螺栓的头部等等,由此,减振器的下端部不能布置在较低位置而使得难以以紧凑的方式安装具有预定长度的减振器。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支撑结构,利用简单并紧凑的结构来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反复输入到支撑减振器的下端部的支撑架的负载。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支撑结构,该悬架支撑结构包括:
下臂,可转动地支撑用于前轮的转向节;
减振器,使所述下臂的振动减弱;以及
支撑架,焊接于所述下臂的上表面;其中,
所述支撑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部;并且
在所述下臂的所述上表面:
形成有焊接对象部,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被焊接于所述焊接对象部;并且
在包含所述焊接对象部的一部分的区域中,形成有向上隆起的隆起部。
如上所述的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增强用于支撑架的端部的焊接对象部的刚度,并且因为防止焊接对象部在下臂转动位移时的弯曲,所以有效地防止支撑架的焊接端部中的疲劳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配备有本发明的悬架支撑结构的车辆的整个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车辆的底盘框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车辆的底盘框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斜后方看时的安装到车辆的悬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斜后方看时的悬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悬架装置的后视图。
图7是悬架装置的仰视图。
图8是悬架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悬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下臂的具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0的XII-XII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下臂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悬架支撑结构的参考实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参考实例中的支撑架的振动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表示车辆1的整个结构,其中,作为小型货车的车辆1配备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支撑结构。车辆1包括全部被承载在底盘框架5上的引擎室2、客舱3和货箱(pickup bed)4。在俯视时,底盘框架5形成为阶梯形状,一对左、右侧框架6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横向构件7至1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连接左、右侧框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9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异氰酸酯混合物
- 下一篇:一种智能数字式万用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