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轴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8702.1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霍恩;罗伯特·霍伊贝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27/02;B60B37/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张建涛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单元 | ||
1.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带有轮毂(104、204、304、404、504)的车轮轴承单元(100、200、300、400、500),所述轮毂(104、204、304、404、504)借助两个轴向上相互隔开的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能转动地支承在轴颈(103、503)上,所述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各具有外圈(109、110、209、309)、内圈(111、112、211、311、411、511)和布置在其间的由锥形滚子(117、118、217)与用于这些锥形滚子的轴承保持架(115、116)所形成的滚子圈(113、114、213、313),其中,所述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彼此定向地借助其外圈(109、209、309)容纳在所述轮毂(104、204、304、404、504)的轴向止挡(121、122)处并且所述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的内圈(111、112、211、311、411、511)借助套筒(107、507)轴向地彼此隔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轮轴承单元(100、200、300、400、500)的未装入状态下,轮毂(104、204、304、404、504)、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和套筒(107、507)形成自保持的结构单元(101),其中,两个锥形滚子轴承(105、106、505)借助相应的固定机构(108、508)轴向地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机构(108、508)直接容纳在所述轮毂(104、204、304、404、504)处并且至少部分地径向遮盖所述滚子圈(113、114、213、3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100、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机构(108)中的至少一个由布置在所述轮毂(104、204、304[j1]、404)的径向槽(128、228、328、428)中的固定圈(127、227、327、427)形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100、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27、427)形成用于所述内圈(111、411)的轴向止挡。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227、327)形成用于所述滚子圈(213、313)的轴向止挡并且借助圈边缘(230)相对于所述滚子圈(213、313)轴向地在所述固定圈(227、327)的方向上固定所述内圈(211、311)。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327)是带有在圆周上形成的波形轮廓的波形圈(333),其径向外部的波形(335)嵌入到所述径向槽(328)中并且借助径向内部的波形(334)轴向地固定所述滚子圈(313)。
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427)基本上U形地带有两个借助镫形件(438)连接的臂(436、437),其中,所述臂(436、437)的自由端部(439、440)和在所述臂(436、437)与所述镫形件(438)之间的拐角(436、437)容纳在所述径向槽(428)中并且借助所述臂(436、437)轴向地固定所述滚子圈或者所述内圈(41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4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圈(427)和所述锥形滚子轴承之间布置有基本上呈U形的垫片(443)。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5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机构(508)构造为在所述轮毂(504)和所述滚子圈或所述内圈(511)之间的轴向预紧的弹簧元件(545),在所述轴颈(503)上安装所述车轮轴承单元(500)时消除其预紧力。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机构(126)中的至少一个由布置在所述轮毂(104)和所述内圈(112)之间的、形成用于所述滚子圈(114)的轴向止挡的密封件(132)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8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