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驱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8563.2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洞口雅博;大野明浩;宅野博;细川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0K17/344 | 分类号: | B60K17/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驱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驱动力传递系统的四轮驱动车辆,其中驱动力传递系统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分配至车辆的前轮和后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这样的四轮驱动车辆:驱动源的驱动力一直传递至前轮,同时通过驱动力传递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将所需量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四轮驱动车辆中,通过传动轴传递的扭矩通过后齿轮机构被侧向地分离,以通过设置在齿轮机构的输出侧的离合器分配至后轮。该离合器通过由凸轮机构产生的推力在轴向方向上被挤压,其中凸轮机构具有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能够相对地旋转以由此通过同轴地且交替地设置的多个内板和多个外板的摩擦接合力将扭矩传递至后轮。此外,该凸轮机构设置在连接到齿轮机构的输出轴的外旋转构件与连接到后轮的内旋转构件之间。第一凸轮构件通过电磁离合器接收外旋转构件的扭矩,其中电磁离合器的接合力能够通过电磁线圈的电流量来控制,并且第二凸轮构件联接到内旋转构件,从而抑制第二凸轮构件与内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然后,当扭矩在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传递至外旋转构件时,扭矩的一部分通过凸轮机构而转换成轴向推力,从而挤压离合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9-2645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凸轮机构中,由于推力通过外旋转构件与内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所以当后轮的转速由于车辆的转向而增加或降低、并且外旋转构件与内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方向反转时,推力暂时消失。由于这个原因,传递至后轮的扭矩突然改变,从而产生了驱动力传递系统中的震动,导致以下情况:车辆的乘员由于与该震动相关联地产生的噪音或振动而感到不舒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转向时减少在驱动力传递机构中产生的震动的四轮驱动车辆。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如下方面的四轮驱动车辆:
(1)一种四轮驱动车辆,包括:驱动源,驱动源产生形成车辆的驱动力的扭矩;驱动力传递系统,驱动力传递系统将驱动源的扭矩通过多个齿轮机构传递至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离合器,离合器设置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并且能够控制传递至后轮的扭矩的量;以及挤压机构,挤压机构通过将传递至后轮的扭矩的一部分转换成轴向推力来挤压离合器,其中,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所述多个齿轮机构的齿数比设定成使得即使当前轮的转向角在四轮驱动车辆向前行进时变为最大值时,连接至离合器的输入侧的驱动轴与连接至离合器的输出侧的驱动轴之间的差动旋转的方向也不会反转。
(2)根据(1)的四轮驱动车辆,其中驱动力传递系统包括:将扭矩分配至一对前轮的第一差速器单元;将扭矩分配至一对后轮的第二差速器单元;设置在第一差速器单元和第二差速器单元之间的传动轴;连接第一差速器单元与传动轴的第一齿轮机构;连接第二差速器单元与传动轴的第二齿轮机构;其中,离合器设置在第二差速器单元与一对后轮中的一个后轮之间,并且其中,第一齿轮机构的齿数比和第二齿轮机构的齿数比设定为使得第二差速器单元的差速器壳相对于传动轴的转速的转速相比于第一差速器单元的差速器壳相对于传动轴的转速的转速变小。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能够减少在车辆转向时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产生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四轮驱动车辆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单元及其周边部分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了当四轮驱动车辆向前行进时驱动力传递系统的组成构件的旋转方向的示例图,其中图3(a)示出了四轮驱动车辆以二轮驱动模式向前行进的状态,图3(b)示出了四轮驱动车辆以四轮驱动模式向前行进的状态,并且图3(c)示出了四轮驱动车辆在四轮驱动模式中以最大的转向角向右转向的状态。
图4(a)至4(d)是示出了驱动力传递单元的凸轮机构及其周边部分的示例性操作的示例图,其中图4(a)示出了当四轮驱动车辆以二轮驱动模式行进时的操作状态,图4(b)示出了四轮驱动车辆以四轮驱动模式行进的操作状态,图4(c)示出了差动旋转开始反转的状态,并且图4(d)示出了差动旋转完成反转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8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