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座壳体和内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5360.8 | 申请日: | 2011-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W·罗特蒙德;P·库邦;C·阿尔诺赫;C·布鲁纳;S·哈舍尔;R·布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007 | 分类号: | F02B37/007;F02B37/013;F02B29/04;F02B67/10;F02B75/22;F02M25/07;F02M35/116;F02B39/00;F02B39/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志明;杨国治 |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座 壳体 内燃机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1000)的支座壳体(1),该内燃机带有发动机组(200)和增压器组(100),发动机组带有V型布置的气缸,该增压器组被设计用于两级增压且具有低压级和高压级和废气反馈机构,其中,支座壳体(1)被设计用于支撑增压器组(100)的至少一些组件,其特征在于,
支座壳体(1)在发动机组(200)的顶侧设置在V形缸组的中间空间中,特别是被设计成唯一的尤其是一体的支座壳体(1),且具有:
底侧的固定机构(710),用于把支座壳体(1)安置在发动机组(200)的顶侧;
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增压空气通道(5),用于引导增压器组(100)的高压级和/或低压级的增压空气(LL);
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6),用于引导增压器组(100)的废气反馈机构的冷却流体(KF);
用于增压器组(100)的高压级和/或低压级的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用于冷却剂的通道(7)和用于润滑剂的通道(8);和
用于增压器组(100)的至少高压级和/或低压级的组件的顶侧的支撑机构(530、7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壳体(1),其特征在于,支座壳体(1)具有:
固定机构(710),用于把支座壳体(1)安置在发动机组(200)的顶侧;
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增压空气通道(5),用于把高压级的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增压空气(LL)引导至至少一个优选两个通至高压增压空气冷却器(34)的接头;
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6),用于把废气反馈冷却器(49)的冷却流体(KF)引导至通到冷却流体反馈冷却器(48)的冷却流体出口(760);
用于高压级的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在支座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的用于冷却剂的通道(7)和用于润滑剂的通道(8);
用于增压空气(LL)的至少一个中间冷却器(14、24)的支撑机构(530、730);
用于增压空气(LL)的高压增压空气冷却器(34)的固定机构(520);和
用于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支撑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座壳体(1),其特征在于,支座壳体(1)具有:
设置在前侧(KS)支架部分(2)和背侧(KGS)支架部分(3)之间并把这些支架部分连接起来的鞍状部分(4),该鞍状部分带有底侧的基座部分(4.1)和顶侧的流体引导部分(4.2),其中,
基座部分(4.1)具有用于把支座壳体(1)安置在内燃机(1000)的发动机组(200)的顶侧的固定机构(710),
前侧支架部分(2)具有
-至少一个通至高压增压空气冷却器(34)的增压空气出口(501、502),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增压空气出口(501、502),
-用于来自废气反馈冷却器(49)的冷却流体(KF)的入口(503),
-用于增压空气(LL)的至少一个中间冷却器(14、24)的支撑机构(530、730);
-用于增压空气(LL)的高压增压空气冷却器(34)的固定机构(520),
流体引导部分(4.2)具有
-高压级的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增压空气入口(1)和在流体引导部分(4.2)的内腔中形成的增压空气通道(5),增压空气通道用于把高压级的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增压空气(LL)引导至至少一个通至高压增压空气冷却器(34)的增压空气出口(501、502),
-通到冷却流体反馈冷却器(48)的冷却流体出口(760)和在流体引导部分(4.2)的内腔中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6),流体通道用于把废气反馈冷却器(49)的冷却流体KF引导至冷却流体出口(760),
背侧支架部分(3)具有冷却剂接头和润滑剂接头以及在背侧支架部分(3)的内腔中形成的用于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冷却剂和润滑剂的通道(7、8)和
用于高压涡轮增压器(31)的支撑面(81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座壳体(1),其特征在于,流体引导部分(4.2)和前侧支架部分(2)为了支撑中间冷却器(14、24)而具有顶侧的支撑机构(530),支撑机构(530)特别是被构造成多个支点的形式,特别是有一个支点形成为盲孔,尤其前侧支架部分(2)具有比流体引导部分(4.2)多的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53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