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嵌套的支承轨道的直线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4925.2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艾莉森·额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嵌套 支承 轨道 直线轴承 | ||
1.一种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包括:
负载支承板结构,在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中的每一个由至少双嵌套的滚珠轨道组成,所述滚珠轨道包括开放的负载支承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和将所述负载支承部分与所述返回部分互连的回转部;
多个轴承滚珠,所述多个轴承滚珠被布置在所述滚珠轨道中;
多个负载支承板,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在轴向上被定位成与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相邻,用于从布置在所述滚珠轨道的所述负载支承部分中的所述滚珠接收负载;以及
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大致包围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的所有的暴露的外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负载支承板直接接触的均匀的大致圆柱形内部表面,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构造且被定尺寸成将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维持在适当位置并且用于直接从所述负载支承板接收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包括两对双嵌套的滚珠轨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包括两组三嵌套的滚珠轨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至少双嵌套的滚珠轨道包括内部滚珠轨道和外部滚珠轨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一组平行的轴向凹槽被形成在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的内部表面中,以用作所述负载支承轨道的外部部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两组双平行的轴向凹槽被形成在多个负载支承板的内部表面中,以用作所述负载支承轨道的外部部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两组三平行的轴向凹槽被形成在多个负载支承板的内部表面中,以用作所述负载支承轨道的外部部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成对的轨道支承板能够枢转并且滚动以提供平衡加载从而在所有的轨道上维持均匀的负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两对双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的分别的负载支承部分被沿公共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布置。
10.一种用于沿着轴移动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
11.一种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包括:
负载支承板结构,在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两个滚珠轨道组成,所述滚珠轨道包括开放的负载支承部分、开放的公共返回部分和将所述负载支承部分与所述公共返回部分互连的回转部;
多个轴承滚珠,所述多个轴承滚珠被布置在所述滚珠轨道中;
多个负载支承板,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在轴向上被定位成与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相邻,用于从布置在所述滚珠轨道的所述负载支承部分中的所述滚珠接收负载;以及
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大致包围所述负载支承板结构的所有的暴露的外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负载支承板直接接触的均匀的大致圆柱形内部表面,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构造且被定尺寸成将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维持在适当位置并且用于直接从所述负载支承板接收负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滚珠轨道包括内部滚珠轨道和外部滚珠轨道,使得所述轴承滚珠能够在公共返回路径上循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公共返回路径包括能够确保所述滚珠进入正确的路径或从正确的路径出来的精密公差控制器或切换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三个滚珠轨道组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与不包括公共返回路径的等同直线运动轴承相比,所述轴承具有更大量的被加载的工作滚珠。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中,一组平行的轴向凹槽被形成在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的内部表面中,以用作所述负载滚珠轨道的外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49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管材扩口加热箱
- 下一篇:薄膜拉伸用风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