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嵌套的支承轨道的直线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4925.2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艾莉森·额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嵌套 支承 轨道 直线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直线轴承。
背景技术
在直线运动轴承中,大体圆柱形的壳体被设计成相对于轴移动。该壳体包括滚珠保持结构,该滚珠保持结构包括多个滚珠保持部分。每个滚珠保持部分均包括多个可在轨道中运动的滚珠轴承。上述部分被安装在壳体内,使得通过轴承与轴的接合来实现壳体相对于轴的运动。随着壳体移动,滚珠轴承在分别的轨道中移动。该公开描述了对于该现有技术系统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其包括:负载支承板结构,该负载支承板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开放的轴向滚珠轨道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两个同轴的滚珠轨道组成,所述滚珠轨道包括开放的负载支承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和将负载支承部分与返回部分互连的回转部;多个负载支承板,所述多个负载支承板在轴向上被定位成与负载支承板结构相邻,用于从布置在滚珠轨道的负载支承部分中的滚珠接收负载;以及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该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大致包围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所有的暴露的外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负载支承板直接接触的均匀的大致圆柱形内表面,所述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构造和定尺寸成将所述多个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维持在适当位置并且用于直接从所述负载支承板接收负载。
附图说明
此处被参考的并且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轴承组件的优选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滚珠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3A是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外部壳体的衬套部分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的衬套部分的侧视图。
图3C是图3A的衬套部分的沿图3B中的线3C—3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负载支承板的透视图。
图4A是根据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负载支承板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1的线5—5截取的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5A是沿图1的线5—5截取的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6是图1的被组装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6A是图1的被组装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根据图7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单体式滚珠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9A是图7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外部壳体的衬套部分的透视图。
图9B是图9A的衬套部分的侧视图。
图9C是图9A的衬套部分的沿图9B的线9C-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根据图7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负载支承板的透视图。
图11是沿图7的线11-11截取的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7的组装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封闭式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图13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伸长的支承板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15是根据图13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滚珠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用于与图13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一起使用的单体式负载支承板结构的透视图。
图17是根据图13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负载支承板的透视图。
图18是在组装的结构中图13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以部分横截面形式的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开放式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在组装的结构中图19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以部分横截面形式的透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图2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23是根据图2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滚珠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25是根据图24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负载支承板的透视图。
图26是根据图24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滚珠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4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管材扩口加热箱
- 下一篇:薄膜拉伸用风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