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以及核酸复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4113.8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政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校法人近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导入 核酸 方法 以及 复合物 | ||
1.一种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在具有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交替排列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双链核酸分子的存在下,使具有形成具有正电荷的所述碱性氨基酸的侧链配置在单面一侧、所述疏水性氨基酸的侧链配置在对面一侧的β-折叠结构的肽链的核酸载体与所述双链核酸分子接触,介由所述碱性氨基酸的侧链与磷酸基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所述双链核酸分子与所述肽链之间的氢键的一者或两者,使所述双链核酸分子与所述肽链结合而形成核酸复合物的工序;以及,将所述核酸复合物导入细胞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由精氨酸、赖氨酸和鸟氨酸组成的组,所述疏水性氨基酸选自由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组成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链具有(RL)n和(LR)n中任一者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R、L分别表示精氨酸残基、亮氨酸残基,n表示5以上且20以下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核酸复合物的工序中,所述双链核酸分子与核酸载体的摩尔比为1:4~1: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核酸分子为siRN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复合物具有对靶细胞和/或其特定部位的定位化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复合物所含的所述双链核酸分子或所述核酸载体的至少一部分结合有具有对靶细胞和/或其特定部位的定位化活性的信号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肽具有下述的序列号1~序列号13中任一个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QAKKKKLDK [序列号1]
SPQPKKKP [序列号2]
RQARRNRRRRWR [序列号3]
GPKKKRKV [序列号4]
NSAAFEDLRVLS [序列号5]
RQIKIWFQNRRMKWKKEN [序列号6]
GRKKRRQRRRPPQG [序列号7]
LPPLERLTL [序列号8]
ALQKKLEELELDE [序列号9]
LALKLAGLDI [序列号10]
SLEGAVSEISLRD [序列号11]
LPVLENLTL [序列号12]
LASLMNLGMS [序列号13]。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向细胞中导入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肽的末端结合于所述核酸载体所含的肽链或所述双链核酸的末端。
10.一种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核酸复合物为在具有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交替排列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双链核酸分子的存在下,使具有形成具有正电荷的所述碱性氨基酸的侧链配置在单面一侧、所述疏水性氨基酸的侧链配置在对面一侧的β-折叠结构的肽链的核酸载体与双链核酸分子介由所述核酸载体的肽链所含的碱性氨基酸的侧链与所述双链核酸分子的磷酸基的静电相互作用而结合得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由精氨酸、赖氨酸和鸟氨酸组成的组,所述疏水性氨基酸选自由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组成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校法人近畿大学,未经学校法人近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41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式香蜡架
- 下一篇:大型电机转子铁心叠压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