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检测结合反应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5601.2 | 申请日: | 201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J·埃特林格;N·加约维奇-艾歇尔曼;B·米歇尔;G·沙尔特;J·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74;G01N33/54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安琪;张晓威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检测 结合 反应 方法 | ||
1.在溶液中用电化学检测进行均相免疫测定形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作为试剂的两种不同的结合物与样品或样品/缓冲液混合物组合,一种结合物包含氧化还原标志物和分析物分子,而另一种结合物包含抗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或其特异性结合片段以及特异性结合所述分析物的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中游离分析物的存在诱导或促进所述氧化还原标志物结合至所述抗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结合的氧化还原标志物的氧化还原活性被所述结合抑制(“猝灭”),从而产生或改变可检测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标志物选自二茂铁和二茂铁衍生物、双-联吡啶合锇络合物和其他锇系络合物、联吡啶合钌络合物和其他钌系络合物、对氨基苯酚、六氰合亚铁(II)酸盐/六氰合铁(III)酸盐、醌类以及已知用于电化学免疫测定的其他氧化还原标志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标志物为二茂铁鎓,并且所述抗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优选为单克隆抗二茂铁鎓抗体。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结合所述分析物的分子表示特异性结合所述分析物的抗分析物抗体、适体、肽、核酸或螯合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结合所述分析物的分子为抗分析物抗体或其片段。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结合物包含水溶性接头分子,特别是PEG接头。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可溶形式加入所需试剂,并且实时进行结合事件的电化学检测。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全部所需试剂作为预制的混合物加入到所述样品中,并且实时进行结合事件的电化学检测。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适的反应容器中提供作为干燥试剂的全部所需试剂,并且仅通过加入所述样品以及任选存在的缓冲液来溶解,这标志着分析开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测定在微流体分析系统(芯片实验室)中和/或在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结构电极例如叉指电极而非简单电极用于所述检测。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酶促催化的循环反应而非简单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14.特异性结合至氧化还原标志物的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或其片段,所述氧化还原标志物选自二茂铁和二茂铁衍生物、双-联吡啶合锇络合物和其他锇系络合物、联吡啶合钌络合物和其他钌系络合物、对氨基苯酚、六氰合亚铁(II)酸盐/六氰合铁(III)酸盐、醌类以及已知并适用于电化学免疫测定的其他氧化还原标志物,并且所述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或其片段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猝灭)其结合的氧化还原标志物的氧化还原活性,所述程度优选超过90%,更优选超过95%或完全抑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或其片段,其为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抑制其结合的二茂铁鎓的氧化还原活性的抗二茂铁鎓抗体或其片段。
16.用于进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双特异性抗体结合物,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氧化还原标志物抗体或其片段以及抗分析物抗体或其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未经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5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