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化胶原纤维棉球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5499.6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矢口朋彦;中崎真悟;铃木纯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北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D01D5/06;A61K8/65;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化 胶原 纤维 棉球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可溶化胶原纤维棉球。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不溶性胶原分解并作为可溶化胶原再生而得到的胶原制造为可溶化纤维后,使其交联而不溶化从而作为胶原纤维的制品(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83759号公报)。
通常,称作胶原纤维的制品,是指由经不溶化处理的胶原纤维所形成的絮状物。通过不溶化处理,而作为医疗用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其特性是具有强度、不溶于水等特性。另外,还已知有以下方法,即:连续的医疗用胶原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胶原溶液在含水率10%以下的亲水性有机溶剂中进行脱水、凝固后,在保持张力的同时以相对湿度50%以下、温度42℃以下的条件进行干燥,进而实施交联反应处理(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356654号说明书);以丝状物干燥方法,是使湿润状态的来自猪的I型、III型混合胶原丝状物干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应在风洞中干燥的丝状物沿着轴向通过的同时,在使该风洞螺旋状旋转的同时施加前进的旋转气流,由此使上述丝状物以跳绳状进行旋转运动(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000855号说明书)。
作为化妆品用所使用的可溶化胶原纤维,主要是含有可溶化胶原以及水分的纤维状态物质。以往,可溶化胶原水溶液被认为难以保存。在此,作为可溶化胶原纤维来保管并在使用时能够溶解于水溶液的可溶化胶原水溶液,以作为化妆用的可溶化胶原水溶液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便利。然而,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制造被认为是困难的。本发明人等进过反复研究,虽然通过切短纤维长而成功地制造了可溶解性可溶化胶原纤维,但没能够得到能作为化妆材料进行利用的物质。并且,经过反复研究的结果,虽然成功地制造了可溶化胶原纤维,但未能得到可溶化胶原纤维整体保持了均匀性的物质,由于这一点,作为化妆材料还不足够。
已知通过将可溶化胶原纤维溶解于水的状态的可溶化胶原水溶液涂敷在皮肤表面,通过可溶化胶原的作用可以使皮肤滋润。由于这一点可以得到新型的化妆品,因此受到注目。现有产品,在溶解于水时难以将可溶化胶原纤维瞬间均匀地溶解来得到可溶化胶原水溶液,从而进行作为化妆品用来使用的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开发成为课题。
描述本发明人等的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开发的经过。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发明(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306736号公报、日本特许第4401226号)中,虽然通过切短纤维长实现了改善溶解性,由于所得到的可溶化胶原纤维还不足够细,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还不能满足作为化妆品用途。继而,本发明人等在稳定的作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的化妆品用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制造研究。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可溶化胶原纤维(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342472号公报、日本特许第4628191号)中,调制了等离子点为pH5.0以下的可溶化胶原的化妆品用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原料液,与上述情况同样地经由喷嘴作为化妆品用可溶化胶原纤维束而吐出到异丙醇中,进行纺丝以及延展,在浸渍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之后,进行所含水分以及有机溶剂的去除。在该发明的研究中进行连续辊干燥,即以可溶化胶原纤维束的状态连续通过卷取装置21之间并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干燥(图2左)。通过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连续辊干燥,已知由于施加了张力对于胶原纤维不适用“卷曲(捲縮)”、由于纤维之间以密合的状态被干燥从而引起分纤不良(纤维束发生固着、胶着)以及水分、有机溶剂的去除不充分而干燥效率不好。结局,没能达到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操作。为此,放弃了该方法。
由于连续干燥法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采用在洁净工作台内将可溶化胶原纤维束以悬挂状态进行通风来进行将所含水分以及有机溶剂去除的分批干燥法(该分批垂吊干燥如图2右侧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纤维之间某种程度分离,由于风而运动,因此可以某种程度地施加“卷曲”,分纤也可见得到改善。然而,不能防止如下问题,即水分以及有机溶剂在干燥中时引起向下方移动,发生部分地不均匀的部分,从而不能够得到作为整体均匀的可溶化胶原纤维。其结果,在可溶化胶原纤维束的一部分上发生胶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北洋株式会社,未经绿北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5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色防止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肥料生产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