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及喹吖啶酮微粒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2643.0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昌辉;本田大介;榎村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M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C09B67/02;C09B67/04;C09B67/10;G02B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喹吖啶酮 颜料 组合 微粒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含有至少1种喹吖啶酮微粒,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特征在于,在350~800nm中的透射光谱中,透射率的最高(Tmax1)和最低(Tmin)之差(Tmax1-Tmin)为80%以上,
且350~580nm中的透射率的最高(Tmax2)和最低(Tmin)之差(Tmax2-Tmin)为30%以上。
2.一种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含有至少1种喹吖啶酮微粒,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特征在于,在350~800nm中的透射光谱中,透射率的最高(Tmax1)和最低(Tmin)之差(Tmax1-Tmin)为80%以上,
且350~500nm中的透射率达到最高的波长(λmax)低于43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喹吖啶酮微粒包含无取代喹吖啶酮或2,9-二甲基喹吖啶酮内的至少1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喹吖啶酮微粒的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可以接近·分离、且相对地进行位移的处理用面之间供给被处理流动体,
通过含有该被处理流动体的供给压力和在进行旋转的处理用面之间施加的压力的向接近方向的力和向分离方向的力的压力的平衡,将处理用面间的距离维持为微小间隔,
通过将该被维持为微小间隔的2个处理用面间作为被处理流动体的流路,被处理流动体形成薄膜流体,
在该薄膜流体中,生成上述喹吖啶酮微粒作为微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喹吖啶酮微粒的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形状为大致球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喹吖啶酮微粒的喹吖啶酮颜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200nm。
7.一种喹吖啶酮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为生成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喹吖啶酮微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可以接近·分离、且相对地进行位移的处理用面之间供给被处理流动体,
通过含有该被处理流动体的供给压力和在进行旋转的处理用面之间施加的压力的向接近方向的力和向分离方向的力的压力的平衡,将处理用面间的距离维持为微小间隔,
通过将该被维持为微小间隔的2个处理用面间作为被处理流动体的流路,被处理流动体形成薄膜流体,
在该薄膜流体中进行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析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喹吖啶酮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被处理流动体赋予压力的流体压力赋予机构、
第1处理用部、及相对于该第1处理用部可以接近·分离的第2处理用部的至少2个处理用部、和
使上述的第1处理用部和第2处理用部相对地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各处理用部中相互对向的位置上设有第1处理用面及第2处理用面的上述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
上述的各处理用面构成被赋予了上述的压力的被处理流动体流动的强制状态的流路的一部分,
上述第1处理用部和第2处理用部中,至少第2处理用部具备受压面,且该受压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的第2处理用面构成,
该受压面受到上述流体压力赋予机构赋予给被处理流动体的压力而产生在从第1处理用面使第2处理用面分离的方向上使其移动的力,
在可以接近·分离、且相对地旋转的第1处理用面和第2处理用面之间通过被赋予了上述的压力的被处理流动体,由此上述被处理流动体形成上述薄膜流体,
在该薄膜流体中进行上述喹吖啶酮微粒的析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喹吖啶酮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种被处理流动体在上述第1处理用面和第2处理用面之间通过,
具备与上述一种被处理流动体不同的其它的一种被处理流动体通过的独立的另外的导入路,与该导入路相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设置在上述第1处理用面和第2处理用面的至少任一者上,
从该导入路将上述的其它的一种被处理流动体导入上述的两处理用面间,
将上述一种被处理流动体和其它的一种被处理流动体在上述薄膜流体中进行混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喹吖啶酮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处理流动体的混合,是在与上述的一种被处理流动体的流动在上述两处理用面间成为层流的点相比的下游侧设置上述开口部、从上述开口部导入上述的其它的一种被处理流动体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技术株式会社,未经M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2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