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氧化烯多元醇、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和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20468.1 | 申请日: | 201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孝之;熊谷直博;伊藤高;原田久一;堀江彰雄;铃木千登志;荒井豪明;古海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F283/06;C08G18/48;C08G6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多元 聚合物 分散 醇和 聚氨酯 泡沫塑料 它们 制造 方法 | ||
1.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a1)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或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混合物与引发剂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一中间多元醇的第一聚合工序;
第一聚合工序后,在由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或碱金属的醇盐化合物形成的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二中间多元醇的第二聚合工序;
第二聚合工序后,在由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的醇盐化合物形成的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第三聚合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氧乙烯基的含有比例为5~25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工序中的环氧丙烷的加成量相对于所述引发剂的官能团1摩尔为0.28~3.00摩尔。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工序后的末端羟基中伯羟基的比例在4%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总不饱和度在0.05meq/g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平均官能团数为2~6,以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羟值达到5~56mgKOH/g的条件进行聚合。
7.聚氧化烯多元醇(A1),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
8.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A1)用作基础多元醇,在基础多元醇中使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单体聚合的第四工序。
9.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
10.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多元醇(A)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在催化剂(C)、发泡剂(D)和整泡剂(E)的存在下反应的发泡工序,
多元醇(A)在多元醇(A)100质量%中包含10~100质量%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氧化烯多元醇(A1)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A)100质量%中,包含10~90质量%除所述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以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D)仅包括水。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工序中,还存在交联剂(F)。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使用量是以异氰酸酯指数计为70~125的量。
15.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0~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核心密度为20~100kg/cm3。
16.汽车用座椅构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04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仪表罩
- 下一篇:一种用杜仲叶制备杜仲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