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熔敷装置、熔敷接头、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0252.5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今西良;三崎胜;山田真照;中村岳宽;増田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B29C65/30;F16L47/0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及其 方法 装置 树脂 管熔敷 | ||
1.一种熔敷接头,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用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的端部嵌合插入的管端部,能够利用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的加热单元的加热,来对所述管端部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内的所述端部进行熔敷,
该熔敷接头的特征在于,
该熔敷接头设置有外套安装于所述管端部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架,在所述保持架上形成有凸缘,该凸缘用于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在所述保持架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保持架的靠接头深处侧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的径向厚度被设定为所述保持架上的除了所述凸缘以外的部分的径向厚度的1.4至15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的轴心方向长度被设定为所述凸缘的轴心方向长度的2至10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保持架的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形成所述管端部的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
6.一种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通过环状加热器的加热,对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的管端部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内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的端部进行熔敷,其中,所述环状加热器以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的状态配置,
该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端部上外套安装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架,并以与该保持架的外周面之间隔开规定的径向间隙的状态配置所述环状加热器,由此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架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规定量的凸缘,并且以在所述凸缘上外接有所述环状加热器的状态进行加热。
8.一种熔敷装置,具有发热部,该发热部从外侧包围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的管端部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的端部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能够利用所述发热部的发热对所述接合部进行加热熔敷,来对所述管端部和所述端部进行熔敷,
该熔敷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是在周向上配置了一对对开加热器而成的环状发热部,该对开加热器具有大致呈半圆形的内周面,用于加热接合部;
所述对开加热器具有:
传热罩,其大致呈半圆形,并且由绝缘导热材料制成,
发热元件,其以在所述传热罩的周向一端部被引出到外部,并且在所述传热罩的周向另一端折回的状态,收容在所述传热罩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开加热器彼此被连接并能够以围绕在相互的所述一端部侧或所述另一端部侧设置的支点摆动而进行开闭,并且,所述对开加热器能够在开放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开放状态是指,所述对开加热器相互以打开的方式摆动以便能够容许所述接合部相对于所述发热部出入的状态,所述闭合状态是指,所述对开加热器相互以关闭的方式摆动以便所述内周面能够从外侧包围所述接合部来进行加热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点设定在所述对开加热器各自的一端部侧。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元件是线圈加热器。
12.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罩的所述绝缘导热材料是陶瓷。
13.一种熔敷接头,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用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的端部嵌合插入的管端部和与所述管端部连续的非直筒形状的接头主体部,能够利用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的发热单元的加热,来对所述管端部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内的所述软管端部进行熔敷,
该熔敷接头的特征在于,
设有使所述接头主体部的壁厚比所述管端部的壁厚更厚而形成的壁厚差,在所述接头主体部上的与所述管端部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基于所述壁厚差产生的环状端面,并且与所述管端部以一体方式设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在与所述端面之间以所述管端部的外周面为底面而形成凹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02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发生器
- 下一篇:具有活性焊料涂层的导线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