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导管递送的带有稳定管的假体心瓣递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19097.5 | 申请日: | 201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C·P·泰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晓峰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递送 带有 稳定 假体心瓣 装置 | ||
1.一种用于经皮肤递送支架的假体心瓣的递送装置,假体心瓣能从压缩结构径向地自膨胀到常规的膨胀结构,该递送装置包括:
递送护套组件,该递送护套组件形成内腔,并包括远端的囊壳和近端的轴,其中,囊壳构造成可压缩地包含假体心瓣;
手柄,手柄包括:
外壳,外壳形成近端侧和远端侧,
致动器机构,所述致动器机构由外壳保持住,并偶联到轴上,使轴延伸在外壳的远端侧的远侧,其中,致动器机构构造成相对于外壳有选择地移动轴;以及
外稳定管,所述外稳定管偶联到外壳,并同轴地被接纳在轴上,使得轴可相对于外稳定管滑动,其中,外稳定管的远端位于囊壳的近侧;
其中,操作致动器机构以将递送装置从递送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在递送状态中,囊壳包围假体心瓣,在展开状态中,囊壳从假体心瓣撤回,轴相对于外稳定管滑动并从递送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稳定管构造成隔绝递送护套组件与分开的引入器阀部件,递送装置通过该引入器阀部件插入到病人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内腔内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构造成支承处于递送状态中的位于囊壳内的假体心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偶联到外壳,以使囊壳相对于固定构件滑动,以从递送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冲洗端口构造,所述冲洗端口构造由外壳保持住并包括流体地连接到某一区域的管,所述区域位于递送护套组件的外直径和外稳定管的内直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囊壳的外直径大于轴的外直径,轴在连接点处附连到囊壳上,另外在递送状态中,该连接点在稳定管远端的远侧3-13cm范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囊壳的外直径大于轴的外直径,囊壳在连接点处附连到轴上,另外在展开状态中,该连接点在稳定管远端的远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是编织管,所述囊壳具有不同于轴结构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定管包括:
管形体;以及
圆周地支承管形体的加强构件;
其中,稳定管可相对于递送护套组件移动,以实施再捕捉操作。
10.一种用于恢复病人有缺陷的心瓣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递送装置,递送装置包括:
形成远端的外稳定管,
形成内腔并包括远端囊壳和近端轴的递送护套组件,所述轴可滑动地被接纳在外稳定管内,
手柄,手柄包括:
外壳,外壳形成近端侧并偶联到外稳定管,使外稳定管延伸到远端侧的远侧,
致动器机构,致动器机构由外壳保持住,并偶联到轴上,使递送护套组件延伸在远端侧的远侧,并随着致动器机构的操作,递送护套组件有选择地相对于外稳定管移动;以及
假体心瓣,假体心瓣具有支架框架和附连到框架的瓣膜结构,并形成至少两个瓣膜小叶,假体心瓣能从压缩结构自膨胀到自然结构;
其中,该系统构造成从加载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在加载状态中,假体心瓣保持在囊壳内,在展开状态中,囊壳从假体心瓣撤回,以允许假体心瓣自膨胀到自然结构并从递送装置中释放,通过相对于假体心瓣和稳定管滑动递送护套组件,致动器机构构造成实现从加载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入器装置,所述引入器装置包括引入器护套和阀,所述引入器装置构造成建立起与外稳定管的止血,外稳定管隔绝轴与引入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设置在内腔内并构造成支承处于加载状态中的位于囊壳内的假体心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偶联到外壳,使囊壳相对于固定构件滑动,以从加载状态转变到展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公司,未经美敦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0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