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5637.2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弘士;小川和也;横山道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川弘士;小川和也 |
主分类号: | B21K1/76 | 分类号: | B21K1/76;B21D28/34;B21D53/40;B21J5/08;B21J5/10;B21J13/02;B21K13/02;B60J5/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铰链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形成以水平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着厚度方向鼓出而在高度方向上成为圆柱状或椭圆柱状的鼓出柱状部,使用特殊的冲模和冲头在所述鼓出柱状部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能够将轴孔的高度形成为孔径的2倍以上,具有充分的强度并实现制造费用的减少的制造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汽车用车门铰链广泛使用通过冲压成形等而能够廉价地制造的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强度弱,因而在车门的重量大的大型车或高级车中,使用将通过挤压加工而制造的型钢切断成所需长度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为所需形状后的汽车用车门铰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7952号公报(段落0012,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3247号公报(段落0002,图4)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由于折弯部的板厚变薄且在该折弯部作用有大的弯曲力矩,因此因与车门的开闭相伴的冲击而容易发生破损。
另外,相对于车辆主体侧车门铰链,将车门侧车门铰链连结成能够转动的铰链轴露出设置,因此在车门的转动时会发生应力集中而容易破损。
如此,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虽然廉价,但存在强度小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切削加工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虽然在强度的方面上能够满足,但基于挤压加工的型钢的制造费用高,此外,切削加工也花费巨大的费用,存在作为整体的制造费用高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这种以往的结构具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具有充分的强度且实现制造费用的减少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锻造工序,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而形成以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厚度方向鼓出并沿高度方向形成为鼓出柱状的鼓出柱状部;
轴孔形成工序,在所述鼓出柱状部,通过第一冲头及第一冲模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及
轴孔精加工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通过第二冲头及第二冲模从所述第一冲头的加工终端侧进行冲孔,
使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的所述鼓出柱状部的高度为该轴孔的直径的2.0倍以上,
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冲头是前端为圆锥角度70°~120°的圆锥状,
所述第一冲模具有从所述原材料的所述鼓出柱状部的外周隔开间隙的内侧壁,并且由所述鼓出柱状部的外周和所述内侧壁形成的间隙容积形成为如下的大小:通过所述第一冲头对所述原材料的所述鼓出柱状部进行冲孔时,所述第一冲头从加工起始端侧到规定尺寸形成的孔部未成为冲裁废料而使所述鼓出柱状部向外方鼓出,所述第一冲头从所述规定尺寸到加工终端形成的孔部成为冲裁废料而被排出,
所述第二冲模与所述第一冲模为大致同一形状,
所述第二冲头是前端具有70°~120°的圆锥角度的圆锥台状或圆锥状,且最大径比所述第一冲头的最大径大0.1mm~0.3mm。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锻造工序,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而形成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该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以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厚度方向鼓出并使车门的开闭用的突起部向所述圆形的前端侧鼓出而沿高度方向形成为鼓出柱状;
轴孔形成工序,在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通过第一冲头及第一冲模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及
轴孔精加工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通过第二冲头及第二冲模从所述第一冲头的加工终端侧进行冲孔,
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冲头是前端为圆锥角度70°~120°的圆锥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川弘士;小川和也,未经小川弘士;小川和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5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及货车
- 下一篇:混凝土电杆装卸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