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2931.8 | 申请日: | 201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柏崎治;新勇一;泉谷直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G01N33/48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杨林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相互作用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检测生物体分子、有机高分子等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抗原抗体反应等生物体分子彼此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机高分子彼此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的结合的测量,一般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荧光体等标识来进行。该标识花费时间,尤其是对蛋白质的标识存在方法烦杂的情况、由于标识而使蛋白质的性质变化的情况。近些年,作为不使用标识,简便地直接检测生物体分子、有机高分子间的结合的方法,公知有利用了光学薄膜的干涉色变化的RIfS方式(Reflectometric interference spectroscopy:反射型干涉分光法)。其基本原理在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等中被提及。
对RIfS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明,在该方式中,使用图6所示的检测器100。如图6(a)所示,检测器100具有基板102,在基板102上设置有光学薄膜104。在向该状态的检测器100照射白色光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白色光本身的分光强度用实线106表示,其反射光的分光强度用实线108表示。若根据照射的白色光与其反射光的各分光强度求出反射率,则如图10所示,可得到用实线表示的反射光谱110。
在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时,如图6(b)所示,在光学薄膜104上设置配位体120。若在光学薄膜104上设置配位体120,则光学的厚度112发生变化,光程长度发生变化,干涉波长也发生变化。即,反射光的分光强度分布的峰值位置漂移,其结果如图10所示,反射光谱110向反射光谱122(参照虚线部分)漂移。在该状态下,若向检测器100上灌入样本溶液,则如图6(c)所示,检测器100的配位体120与样本溶液中的分析物130结合。若配位体120与分析物130结合,则光学的厚度112进一步变化,如图10所示,反射光谱122向反射光谱132(参照点划线部分)漂移。而且,通过检测反射光谱122的峰值波长(谷峰波长)与反射光谱132的谷峰波长的变化量,能够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
若随时间变化地观测谷峰波长的变化趋势,则如图11所示,在时刻140,能够确认因配位体120引起的谷峰波长的变化,在时刻142,能够确认因配位体120与分析物130的结合引起的谷峰波长的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8607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Sandstrom et al,APPL.OPT.,24,472,1985
然而,在观测谷峰波长的变化趋势的上述RIfS方式中,在实际上检测出的反射光的波长间多存在真的反射率谷峰波长,因此需要以比实际上检测出的反射光的波长间隔小(窄)的波长间隔来追踪谷峰波长的变化。与此相对,通常执行如下处理:利用高阶多项式来近似反射率的波长分布,根据该高阶多项式求出其解(最小值),并将其作为谷峰波长。
但是,利用高阶多项式的近似虽然从相匹配的观点来看是有用的,但是由于是高阶,所以从该多项式求出解要花费时间,难以容易地且在短时间内计算、确定谷峰波长。
另外,在观测谷峰波长的变化趋势的上述RIfS方式中,也可以处理多个种类的分子,即使堆叠多个种类的分子,向样本溶液中混入多个种类的分析物130,也能够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例如,如图12所示,能够检测复杂的抗原、抗体反应这样的蛋白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根据图12的例子,将光学薄膜104的表面氨基化(参照(a)),经由NHS-PEG4结合生物素150(参照(b))后,结合抗生物素蛋白152(参照(c)),用BSA154封闭(blocking)来结合抗体156(参照(d)),从而检测抗原158(参照(e))。若随时间变化观测谷峰波长的变化趋势,则如图13所示,能够分别在区间160检测生物素150、抗生物素蛋白152的结合,在区间162检测BSA154的封闭,在区间164检测抗体156的结合,在区间166检测与浓度相应的抗原158的结合。
实际上欲检测多个种类的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当计算、确定谷峰波长时,例如,得到如图14(a)、(b)所示那样的反射光谱170,并用高阶函数对其进行近似,来计算、确定谷峰波长。
但是,该情况下,因为要处理多个种类的分子,所以反射光谱170中存在极小点172,若近似反射光谱170,则可得到受到了极小点172的影响的反射光谱174,与此相伴,谷峰波长偏移。因此,有时不能计算、确定反射光谱170中的正确的谷峰波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2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