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减少波浪中阻力增加阶梯部的船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10806.3 | 申请日: | 201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麻利子;辻本胜;佐佐木纪幸;白石耕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内海造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3B1/32 | 分类号: | B63B1/32;B63B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减少 波浪 阻力 增加 阶梯 船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减少波浪中阻力增加阶梯部的船体结构,其不增加静水中阻力的而减少波浪中阻力增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减少波浪中阻力、减少波浪引起的晃动或缓解波浪碰撞等为目的在船体安装结构物的方案。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减少波浪中阻力增加为目的从船首到船中央设置突出鳍板(fin)的方案。这个突出鳍板是一种在船体的船首部、或船尾部、或在这两个部分大致水平地设置的鳍板,它设置在比船体吃水线高的位置。在波浪中,突出鳍板会时而淹没到水中时而浮出到空气中。当突出鳍板在水中移动时,旨在通过船体受到来自流体的阻力而使其成为对船体上下晃动、纵摇的衰减力,降低船体运动而减少波浪中阻力的增加。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减少波浪引起的船舶的纵摇为目的设置以从船首一端沿左右两舷侧部向后方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的带状突起的方案。这种带状突起是一种以通过与海水的相互作用对满载吃水线上方的船体外板面带来造波衰减力增大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抑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船体的纵摇(pitching)、浮沉(heaving,隆起)等船体运动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减少有波浪时的振动和噪音为目的,在船首部设置将其后边降低的板状质量部件的方案。这种板状质量部件涉及如悬浮式高速艇等以高速航行的船舶,它是一种能够尤其减轻有波浪时船体振动或噪音的发生的部件。它能够通过缓解高速艇中的波浪冲击力来防止振动或噪音。
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防止喷(spray)浪的产生为目的在船首部设置水平的喷射防止鳍板的方案。喷浪由于产生碎浪时增加对船体的碎浪阻力的但是有时也会产生碎浪杂音或使视野变差,于是,还未产生喷浪时,就由喷射防止鳍板防止喷浪的产生于未然。从而,为了防止喷浪的产生本身,将喷射防止鳍板紧贴着吃水面进行设置,并从船首尖端到船体两侧面设置。
另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以缓解强烈的波浪冲击为目的从船首部向后方设置向下方倾斜的条形槽的方案。这个条形槽,通过将多个条形槽平行地设置在吃水线上面的船首部外表面,防止由强烈的波浪冲击引起的船首外板的凹损。
另外,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以减少撞上船首的波浪的碎浪引起的船体阻力的增加为目的设置水平的防浪挡板(fender)的方案。短浪长不规则波浪是这样一种波浪,它随着浪高由适宜阶段的防浪挡板抵消涨势,并沿各个防浪挡板的下表面流向两船侧,不会产生造成能量损失的碎浪。
另外,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以谋求缓解船首部的波浪冲击为目的在外飘角为30度以上的外板设置突起体的方案。专利文献7涉及作为其前提条件通过形成外飘角为30度以上的外板取较大甲板面积的船舶,这种外飘角为30度以上的外板中,因为损伤率会大幅地增加,所以为了缓解朝向外板的波浪引起的冲击设置有突起体。
另外,专利文献8和专利文献9中公开了以提供造浪阻力较小、有良好横向稳定性的高速横向稳定性船体结构为目的设置从船首部向船尾部延伸的回浪部件的方案。这个回浪部件用于防止高速船特有的喷射(spray)的爬升,从使喷射的爬升冲撞以谋求反作用力下的高速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的方面考虑,相对于船体也需要充分的长度。
另外,专利文献10中公开了以防止波浪的产生为目的设置水平方向的波浪抑制板体的方案。这种波浪抑制板体则设置在船尾部。
另外,专利文献11中公开了以提供有良好施工性的流动阻力减少钢板为目的在其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的方案。这个流动阻力减少钢板,为了消除即使使用表面具有凹凸的母材也会在施行涂装膜的工序中将凹凸填埋的问题,以及即使想要在涂装处理后对涂装表面施行凹凸处理、其处理面积也会很大而且形状也很复杂等问题,以提高施工性并且抑制制造和维护成本作为其目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7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67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44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47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拍摄了附在日本实愿昭48-76880号(实开昭50-23880号)的申请请求书的说明书和附图内容的缩微胶卷(日本昭和50年3月18日特许厅发行)公报
专利文献6:拍摄了附在日本实愿昭:58-15796号(实开昭59-121293号)的申请请求书的说明书和附图内容的缩微胶卷(日本昭和59年8月15日特许厅发行)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内海造船株式会社,未经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内海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