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尺寸上稳定的非织造纤维幅材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0773.2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西斯·E·波尔贝尼;凯坦·P·亚里瓦拉;马赫福扎·B·阿里;马修·T·斯科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11 | 分类号: | D04H3/011;D04H3/16;D04H1/435;D04H1/728;D06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爽;郭国清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稳定 织造 纤维 及其 制造 使用方法 | ||
1.一种包括多根连续纤维的幅材,所述纤维包含:
一种或多种热塑性脂族聚酯;
按所述幅材重量计,大于0%并且不超过10%的抗收缩添加剂;和
按所述幅材重量计,大于0%并且不超过10%的抗静电添加剂,
其中所述纤维显示分子取向并且基本上连续地延伸贯穿所述幅材,并且
另外其中在将所述幅材加热至高于所述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低于所述纤维的熔点的温度并同时处于不受约束的状态时,所述幅材具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幅材的平面中缩短不超过12%的维度。
2.一种包括多根纤维的幅材,所述纤维包含:
一种或多种选自脂族聚酯的热塑性聚酯;和
按所述幅材重量计,大于0%并且不超过10%的抗收缩添加剂;和
按所述幅材重量计,大于0%并且不超过10%的抗静电添加剂,
其中所述纤维未显示分子取向,并且
另外其中在将所述幅材加热至高于所述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低于所述纤维的熔点的温度并同时处于不受约束的状态时,所述幅材具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幅材的平面中缩短不超过12%的维度。
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纤维的所述分子取向导致至少0.01的双折射率值。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抗静电添加剂包括至少一种含氟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含氟化合物选自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或其混合物。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抗收缩添加剂选自在所述脂族聚酯树脂中形成分散相的半结晶性热塑性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抗收缩添加剂形成了平均直径小于250nm的不连续颗粒的分散相。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半结晶性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它们的共混物和共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为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脂族聚酯:一种或多种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戊酸酯、它们的共混物和共聚物。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脂族聚酯为半结晶性的。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还包含增塑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粘度调节剂、抗微生物组分或它们的组合中的至少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或多种烷基、烯基、芳烷基或烷芳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将所述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所述聚酯中,并且其中所述组合物在45℃下保持超过10天后仍具有亲水性。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一种或多种烷基、烯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磺酸盐;烷基、烯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硫酸盐;烷基、烯基、烷芳基和芳烷基膦酸盐;烷基、烯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磷酸盐;烷基、烯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羧酸盐;烷基烷氧基化的羧酸盐;烷基烷氧基化的硫酸盐;烷基烷氧基化的磺酸盐;烷基烷氧基化的磷酸盐;以及它们的组合。
1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抗收缩添加剂是一种或多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其与所述热塑性聚酯是固体不可溶的。
1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抗收缩添加剂为选自如下的热塑性半结晶性聚合物: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戊烯),聚(乙烯-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环氧乙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半结晶性脂族聚酯,其包括聚己内酯,脂族聚酰胺,例如尼龙6和尼龙66,和热致性液晶聚合物。
1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幅材,其中所述幅材中的所述纤维至少在点位置粘结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7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