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029.7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辛改芳;王禹桥;孙文忠;麻栩松;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锐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55/02 | 分类号: | F16D55/02;F16D65/18;F16D121/24;F16D125/4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子 制动 系统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驻车制动器,具体是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器。
背景技术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的制动系统在其安全性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城市车流密度的增大,高速公路的发展,制动系统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越来越严格的安全要求。
目前汽车驻车制动装置绝大多数仍为手动驻车制动装置,手动驻车制动装置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
1)每次工作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操作繁琐,在汽车坡道起步时,操作过于复杂,一些新手经常因难以控制而导致汽车溜坡,存在安全隐患;
2)在大角度的坡面上驻车时,操作费力,驻车比较困难,同时经常难以获得足够大的制动力来确保汽车可靠驻车,存在安全隐患;
3)不论平地还是坡道,驾驶员习惯把驻车制动操纵杆拉至较大行程,确保汽车可靠驻车,这样,在平地驻车制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大的使用条件下,增大了制动器、制动拉索等汽车制动机械零部件的磨损与变形;
4)手动制动装置经过长时间使用,制动拉索中的钢索会变形伸长,钢索变长会影响其使用性,装置可能因此难以获得足够的制动力而存在安全隐患;
5)手动驻车制动装置操纵机构庞大,占用了较大的车室空间,影响了驾乘的舒适性;
6)每次制动后制动块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制动间隙需要能实现自动调整,以防止响应速度变慢。传统的手动驻车制动装置都采用加装多个必要的零件来实现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因此加工、装配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器,在其他部件如电控单元的配合下,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手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器,它包括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定子、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行星轮、行星齿轮架、太阳轮、内齿圈、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螺母、压力传感器、制动器壳体、支架和制动钳体;后端盖安装在制动器壳体的左端面上,且后端盖的对称线与制动器壳体的对称线共线;制动器壳体并与内齿圈、电机壳体左端面连接,电机壳体右端面与制动钳体连接,制动钳体与支架通过导向销连接;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定子安装在制动器壳体的圆柱孔里,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安装在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定子的中心孔里,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杠螺母安装在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的中心孔里,滚珠丝杠的回转轴线与制动器壳体的对称线共线;滚珠丝杠螺母与活塞连接,活塞的右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太阳轮固定在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上,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行星齿轮架与滚珠丝杠键连接,行星齿轮架与制动器壳体内孔间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转动连接;行星齿轮架的回转轴线、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的回转轴线、太阳轮的回转轴线、滚珠丝杠的回转轴线共线。
上述结构中,无刷直流力矩电机是力矩产生装置;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是减速增矩装置;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杠螺母是运动转换装置;压力传感器是压力检测装置;制动器壳体和制动钳体作为安装基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行星齿轮架与制动器壳体的内孔之间安装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借助设置在行星齿轮架圆筒部分的外圆柱面上的台肩和卡环,借助行星齿轮架圆筒部分外圆柱面上的卡环槽来实现轴向定位;之所以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因为应用在车辆上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需要承受两个方向的力;太阳轮与电机壳体的内孔之间安装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借助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圆柱面上的台肩来实现轴向定位,从而实现太阳轮的轴向定位;太阳轮与滚珠丝杠轴之间安装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借助设置在太阳轮与滚珠丝杠轴上的台肩来实现轴向定位,从而使太阳轮可以随着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转子的转动而转动。
用挡圈螺栓连接制动钳体来实现压力传感器的轴向定位;制动钳体通过导向销连接在支架上来实现制动钳体,制动器的壳体、电机壳体的整体浮动;制动钳体与活塞通过平键连接,使制动钳体只能平动,不能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制动器无需制动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2)制动器结构紧凑,取消了液压管路等体积较大的部件,所需的空间显著减小,从而使布置更简单、更灵活,可以增大驾驶室的空间;
3)制动器反应速度快,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锐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徐州锐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路气控阀
- 下一篇:起重机上使用的单主动走轮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