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插LED制造工艺封校插浅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8383.1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629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制造 工艺 封校插浅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LED自动封胶机制造产品时,能在烤箱入烤前检测出插浅材料的直插LED制造工艺封校插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在商品市场的成功推广,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LED出光角度一致性、卡点到灯顶尺寸一致性、光强度一致性。LED封装行业在做直插型LED时,大都会选择自动封胶机作业,但由于诸多因素,现有自动封胶机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较大比例的插浅状况发生,插浅后的产品,由于碗杯与晶片位置未达到设计位置,将导致一次光学处理不合格,出光角度变小,还将导致支架卡点和灯顶尺寸不合格,下游应用厂家组装到PCB板上出现高低不一致现象;由于出光角度变小,还将导致轴向光强度的增加,使LED封装厂同一光强度等级的LED出货率降低,此现象一直困扰着LED封装行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直插型LED产品成型前,对支架高度作最终的检测,达到降低支架插浅的不良比例,节约封装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直插LED制造工艺封校插浅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固定于烤箱入烤口的骨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红外线发射端,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红外线接收端;所述骨架上悬挂有若干接触片,接触片下端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端与设置于骨架一侧的红外线感应报警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分为接触片上端与接触片下端,接触片上端与骨架滑动连接,并且与接触片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通孔设置于接触片下端;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上设置有微调结构;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中部还固定设有第三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骨架上悬挂接触片,再配合红外线感应器的作用,可实现LED自动封胶机在制造产品时,能在烤箱入烤口,即成形前检测到插浅的材料,使得碗杯晶片在透镜内部的高低位置一致性得到控制,保证产品LED出光角度一致性、卡点到灯顶尺寸一致性、光强度一致性,从而提高LED封装的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其二、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其成本较低,但实用效果好,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触片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骨架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红外线发生端4;红外线接收端5;红外线6;接触片7;第三固定座8;接触片上端71;接触片下端72;通孔73;微调结构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直插LED制造工艺封校插浅检测装置,它包括固定在烤箱入烤口的不锈钢骨架1,骨架1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座2与第二固定座3上,中间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座8,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为牢固,第一固定座2上设有红外线发射端4,第二固定座3上设有红外线接收端5,红外线接收端5与设置于骨架一侧的红外线感应报警器(图中未标出)连接;骨架1上悬挂有接触片7,接触片也为不锈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悬挂有一个接触片7,如图3所示,接触片7分为接触片上端71与接触片下端72,接触片上端71与骨架1滑动连接,并且与接触片下端72转动连接,接触片下端72设置有通孔73,上述红外线发射端4发射出的红外线6通过通孔73经红外线接收端5接收,该接触片7上还设置有一微调结构,通过微调结构可调节接触片7的高度。根据上述结构,我们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在产品进入烤箱前,通过微调结构调节接触片7的高度,调节至支架插之高度,在产品进入烤箱时,由于插浅的材料的高度比合格品的高度要高,就会接触到接触片7,在流水线的力量带动下推动接触片7,使得接触片7移动,接触片7上的孔洞73会发生偏移,当窗口完全偏移后,红外线发射端4发射的红外线6将会被挡住,红外线接收端5便接收不到红外线信号,会产生电位变化,通过与红外线接收端5相连的红外线感应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8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