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9212.2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翠玲;李海燕;秦锋;李建锋;王满贤;朱薇;张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矢量 喷管 吊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在发动机总装过程中矢量喷管组件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该组件为外供件,没有相应吊装装置;目前吊装该组件时,只能采用两个吊带简单起吊,但由于矢量喷管组件重量较大,吊点直径比组件鱼鳞片直径小,造成吊装时组件鱼鳞片变形,整体质量无法保证;而且,组件重心高于吊点位置,起吊过程不稳容易导致组件翻转,主要靠人手控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吊过程不稳容易导致组件翻转、主要靠人手控制,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装置。
本发明包括四个吊架、吊环、三根吊带、强力环及吊带卸扣和连接卸扣;各吊带的一端均通过吊带卸扣与强力环连接;各吊带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三个连接卸扣与均布在吊环上端面的三个吊环螺钉固定连接;四个吊架分布在吊环下端面上,并通过压板与吊环固定连接;吊架在吊环下端面的位置与被吊装的发动机矢量喷管的吊点相对应。通过垫片调整各吊点的水平度。
所述吊架由两块相互垂直并相固定的板件组成;所述吊架垂直板的上端有连接孔,吊架水平板端头有通孔。
本发明中的吊架制成L形,两端分别与矢量喷管组件和吊环连接,使发动机矢量喷管组件的原吊点位置向外延伸,放大吊点直径,并抬高了吊点位置,降低该矢量喷管组件重心;同时,现场装配中用垫片调整矢量喷管组件的吊点高度,使各吊架的起吊高度水平一致。吊架与吊环连接端的固定点根据各吊架位置调节。
由于本发明采用四个单独的吊架转接,因此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使用垫片调节起吊高度,在保证各吊架受力均衡的同时,避免了因加工误差造成的连接点错位、安装困难等。连接吊环的一端用可移动压板固定,不需要另外加工安装孔,工艺简单,安装灵活。吊环采用环形件,既满足了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点的需要,又在保证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了吊装装置自身的重量。本发明整体设计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维护方便,制造成本较低,有效了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吊装事故风险,保证了矢量喷管组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III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装置的俯视图。图中:
1.吊装螺栓 2.垫片 3.吊架4.连接螺栓 5.吊环6.压板
7.吊带卸扣 8.强力环9.吊带10.吊环螺钉11.连接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发动机矢量喷管吊装装置,包括吊架3、吊环5、吊带9和强力环。吊带9有三根,各吊带9的一端均通过吊带卸扣7与强力环8连接;各吊带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三个连接卸扣11与均布在吊环上端面的三个吊环螺钉10固定连接。四个吊架3分布在吊环下端面上,并通过压板6与吊环固定连接。吊架3在吊环下端面的分布以能够合理分担发动机矢量喷管的重量并且与被吊装的发动机矢量喷管的吊点相对应。
吊环5的直径须使固定在该吊环5上吊架3的位置与被吊装的发动机矢量喷管的吊点相对应。
吊架3由两块相互垂直并相固定的板件组成,其外形为L形。所述吊架垂直板的上端有连接孔,通过该连接孔,将吊架的上端与压板6的连接耳片用连接螺栓4相固定。吊架3水平板端头有通孔;吊架3水平板嵌入被吊装的发动机矢量喷管吊点处的连接耳片中,并通过吊装螺栓1固连。为了使四个吊点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垫片2调整各吊点的高度。吊架3的安装位置应与被吊装的发动机矢量喷管不干涉。
使用时,将吊架3的水平板分别与发动机矢量喷管各吊点处的连接耳片固定连接,连接中,应避开矢量喷管组件上方的鱼鳞片;吊架3的垂直板端用压板6及螺栓、螺母固定在吊环5上。吊环螺钉10安装在靠近压板的位置,以防吊环5因受力而变形。安装好后,将吊环螺钉点焊固定。起吊时,检查矢量喷管组件是否水平,用垫片2调节该组件上各吊点处的吊架高度,使各吊架的起吊高度保持一致,并用螺栓1及螺母固定,以确保矢量喷管组件起吊时水平、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透乳针保护装置
- 下一篇: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机房护板的设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