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怠速行驶空气自动补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1830.2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祥;许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伟世通发动机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行驶 空气 自动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怠速行驶空气自动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产品开发时,驾驶性能是评估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发动机怠速和怠速行驶转速直接影响整车驾驶性能。当汽车在怠速工况时,发动机控制器会根据发动机目标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差值进行闭环控制,根据目标进气量和实际进气量的差值计算出空气自学习值,以补偿由于制造误差引起的空气量变化。而在汽车怠速行驶工况时,如果继续使用怠速工况下的空气自学习值进行空气量补偿,就会导致转速下跌或者高怠速的故障出现,使得驾驶性降低,甚至发生车辆异常抖动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自动判断车辆怠速状况进而有区别地进行怠速时空气补偿的自动补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怠速行驶空气自动补偿系统,它包括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汽车挡位判断及油门信号采集模块、空调开关信号采集模块、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模块和发动机控制器,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汽车挡位判断及油门信号采集模块、空调开关信号采集模块和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共同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接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入,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出通过驱动控制电路接空气旁通阀的输入。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包括发动机运行工况判断模块、怠速自学习值计算模块、怠速行驶自学习值计算模块、空气补偿量计算模块、基本空气量计算模块和空气旁通阀开度计算模块;发动机运行工况判断模块输入端接收经信号调理电路调理后的汽车挡位判断及油门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信号,发动机运行工况判断模块和空调开关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同时接怠速自学习值计算模块和怠速行驶自学习值计算模块的输入;怠速自学习值计算模块、怠速行驶自学习值计算模块和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接空气补偿量计算模块的输入,空气补偿量计算模块和基本空气量计算模块的输出接空气旁通阀开度计算模块的输入,空气旁通阀开度计算模块的输出通过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空气旁通阀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各种信号并输入到发动机控制器,由发动机控制器判断车辆处于何种怠速工况,在怠速行驶工况与怠速工况下进行不同的空气量补偿,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论何种工况均采用同一空气补偿模式带来的弊端,改善了发动机工作稳定性,提高了整车驾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控制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怠速行驶空气自动补偿系统,它包括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即采集进气歧管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汽车挡位判断及油门信号采集模块、空调开关信号采集模块、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模块和发动机控制器,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汽车挡位判断及油门信号采集模块、空调开关信号采集模块和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共同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接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入;发动机控制器通过采集的信号,判断出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然后进入怠速或者怠速行驶自适应工作模式,从而得到空气补偿量,再根据基本空气量得到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出,进而通过驱动控制电路接空气旁通阀的输入,由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空气旁通阀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各种信号并输入到发动机控制器,由发动机控制器判断车辆处于何种怠速工况,在怠速行驶工况与怠速工况下进行不同的空气量补偿,最终通过驱动控制电路控制空气旁通阀开启适当的开度,使合适的空气量进入发动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论何种工况均采用同一空气补偿模式带来的弊端,防止因为进气量不足导致的车辆抖动,改善了发动机工作稳定性,提高了整车驾驶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伟世通发动机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伟世通发动机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1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孔式旋转缸
- 下一篇:整体升降脚手架防坠偏心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