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型车用防追尾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6758.0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刘永涛;林小凤;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10/08 | 分类号: | B60W10/08;B60W10/20;B60W30/09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史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车 追尾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车用防追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步发展,汽车在路况多变的道路上自动行驶中,难免会遭遇与前面车辆的发生追尾事故。智能模型车是当今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体现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理论技术的交叉和综合,以智能模型车模拟现实条件下的智能车自行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型车用防追尾控制装置,以防止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事故。
为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模型车用防追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的至少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后轮转轴上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和与模型车上的电机及舵机连接的单片机,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为:
所述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的三个超声波传感器,其中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前段两侧,另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前端中部。
所述单片机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采用HC-RS04超声波传感器。
所述增量式光电编码器采用E6A2-CW3C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控制信号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考图1,该实施例的模型车用防追尾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的三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后轮转轴上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和与模型车上的电机及舵机连接的单片机,其中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前段两侧,另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前端中部,以全面采集本车与各个方向上的前车的信息,所述的三个超声波传感器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装置中的单片机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超声波传感器采用HC-RS04超声波传感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采用E6A2-CW3C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为了实现防追尾的功能,本装置采用了超声波传感器获取前车的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计算出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同时单片机根据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所测得的模型车实际行驶速度确定本车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行驶距离,然后单片机将所获得的两个距离参数进行比较,当实际行车距离小于安全行驶距离时,单片机通过控制模型车上的舵机和电机工作,进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装置中所采用的E6A2-CW3C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为一个直径为20mm的圆盘,在其周围均匀地分布着45个缝隙。在编码盘的中心打孔,将其固定在智能车的后轮转轴上,红外发射与接收管固定在编码盘的两侧,当智能车运动时,编码盘随后轮转轴一起转动,其齿部断续地遮挡红外线光束,使得接收管接收到断续的光脉冲信号。经过如图5所示的电路,将接收管接收到的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编码盘的齿部间断地遮挡红外发射与接收管,就会在接收管的输出端间断地产生高低电平,当遮挡的频率较高时,接收管输出的高低电平的波形是不规则的,这里采用常用的集成施密特触发器74HC14对接收管的输出波形进行整形。经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得到比较理想的脉冲信号,将其输入MC9S12XS128MAL单片机的脉冲计数模块,从而对模型车的速度脉冲进行计数。采用此方案进行速度检测能满足模型车控制精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均为市售的已知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即可实现各电子元器件的具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6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向盘转向过多抑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CAN传输的汽车防撞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