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1327.7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冀晓栋;周武明;张泽裕;苏正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发动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尤其适用于车载发动机的油底壳,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主要功能是储存机油,保证发动机各摩擦副的正常工作,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指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发动机的油底壳还具有隔音、降噪及散热的作用,发动机油底壳的结构对整机的NVH特性具有重大的影响。目前发动机油底壳主要为铸造铝合金和冲压钢板结构,铸造铝合金结构的油底壳壁厚大、体积大并且安装面需要机加工,尤其是对于车载发动机而言,由于布置空间有限,大多采用冲压钢板结构的油底壳。现有冲压钢板结构的油底壳普遍存在着紧凑性较差,冲压加工时单次拉伸达不到设计要求,成品率低的弊病,同时在发动机维修保养时油底壳中残存的机油不易放尽,造成机油清洁度降低,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有助于改善发动机NVH特性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其整体造型为带有翻边的皿状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 油底壳前部为顶部开放的长方体结构,油底壳中部底面为弧形过渡曲面,在该曲面上设有加强筋和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油底壳后部底面平坦。
上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所述加强筋为两道交叉的、向内侧凸起的半圆形断面结构槽,加强筋沿油底壳底面横向布置。
上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所述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位于加强筋的左侧,沿油底壳底面纵向布置。
上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其前部底面与水平面夹角α≥20o。
上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沿翻边周边布置与发动机缸体匹配的安装孔,在油底壳底面最低处设置放油螺塞。
本实用新型前部底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发动机在整车布置的倾斜角度(发动机布置倾斜角为18 o),在维修保养时可以将油底壳中残存的机油放尽;同时油底壳前端形状规则,后端深度较浅,使挡油板的安装更合理,机油晃动减小,减少气泡形成,以上设计可以延长保养周期,提高整机清洁度,改善各项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油底壳加强筋结构可明显改善发动机的NVH特性,变截面的避让结构充分利用了设计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次拉伸工艺成型,充分利用冲压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重量较轻,符合发动机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的B向视图。
图中各标号为:1、加强筋,2、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3、安装孔, 4、油底壳前部,5、翻边,6、油底壳后部,7、油底壳中部,8、放油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 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整体造型为不规则的带有翻边5的皿状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 油底壳前部4近似顶部开放的长方体结构,油底壳中部7的底面为弧形过渡曲面,在该曲面上设有加强筋1和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2,油底壳后部6底面平坦。
参看图 2、图3,本实用新型构成中的加强筋1为两道交叉的、向内侧凸起的半圆形断面结构槽,加强筋沿油底壳底面横向布置。
参看图2、图3,本实用新型构成中的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2位于加强筋1的左侧,所述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2沿油底壳底面纵向布置。
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底面与水平面夹角α≥20o。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沿翻边5周边布置与发动机缸体匹配的安装孔3,在油底壳底面最低处设置放油螺塞8。
参看图 1、图 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为冲压件,没有机加工面,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底面的加强筋1结构提高了油底壳的刚度和发动机NVH特性,改善了整车驾乘的舒适性;设置的弧状变截面避让结构2,避免与发动机上其他螺栓安装件干涉,同时对整体油底壳纵向结构具有加强的作用。该油底壳底平面角度大于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倾斜角度(发动机布置倾斜角为18 o),维修保养时可以将油底壳中的机油放尽,最大限度减少废机油残余量;油底壳前部4形状规则(类似长方体结构),油底壳后部6深度较浅,同时油底壳前部4结构采用多次拉伸工艺成型,使挡油板安装更合理,机油晃动减小,减少气泡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声器
- 下一篇:带有空气缓冲槽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