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4130.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组件 | ||
1.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可挠性基材;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被覆于第一可挠性基材的一表面;
一电致变色层,被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表面;
一反射金属层,被覆于第一可挠性基材的另一表面;
一第二可挠性基材;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被覆于第二可挠性基材的一表面;
一辅助电致变色层,被覆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表面;以及
一电解质,填充于电致变色层与该辅助电致变色层之间;
其中,电致变色组件的驱动电压为0.5伏特至2.5伏特之间,且电致变色装置的调光时间为100毫秒至60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挠性基材与第二可挠性基材分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或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挠性基材与第二可挠性基材皆为长方体的结构,其长的范围为1公尺至2公尺之间,且其宽的范围为0.5公尺至1.5公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选自银或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上更包含一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选自于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氮化硅、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胺基甲酸酯树脂、硅胶树脂、聚对环二甲苯树脂或聚酰亚胺。
7.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可挠性基材;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被覆于第一可挠性基材的一表面;
一电致变色层,被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表面;
一第二可挠性基材;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被覆于第二可挠性基材的一表面;
一辅助电致变色层,被覆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表面;
一反射金属层,被覆于第二可挠性基材的另一表面;以及
一电解质,填充于电致变色层与辅助电致变色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选自银或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上更包含一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选自于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氮化硅、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胺基甲酸酯树脂、硅胶树脂、聚对环二甲苯树脂或聚酰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41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摄像头三维成像旋转拍摄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母婴三轮休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