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3191.5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 |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F3/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携众至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6 | 代理人: | 成义生;肖溶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车架 发动机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机动车辆入户、二手车交易及机动车年审时采集机动车辆车架和发动机号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扫描采集和直接打印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新车入户、二手车交易及机动车年审时都需由车辆管理部门采集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它们是机动车辆管理的最重要的数据之一。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传统的采集方法是采用拓印法,即用白纸盖在发动机或车架的号码的上部,然后用铅笔或印油将号码拓印到白纸上。这种拓印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其一是程序繁琐,且由于车头内空间有限,因此不便于操作;其二是拓印的效果差,不仅拓印出的号码模糊不清,字面不清洁,且易于脱色;其三是拓印所需时间长,通常一辆车拓印所需时间达30分钟之多,这对人力资源和时间都是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用传统拓印法采集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种种缺陷,而提供一种采集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数据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采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对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进行扫描的光电扫描器及用于打印扫描获得的数据的打印机,所述光电扫描器与所述打印机相连接,光电扫描器扫描获得的数据直接由打印机打印。
该装置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光电扫描器及打印机连接,光电扫描器扫描获得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打印机打印。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拓印采集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装置采集数据不仅操作简便,数据采集准确快捷,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光电扫描器可直接与打印机和电脑连接,使得所采集到的数据可直接打印或输入电脑保存,这样就可实现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计算机化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参阅图1,本发明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采集装置包括光电扫描器10和打印机20,所述光电扫描器10可采用任何市售的光电扫描器,其上设有USB接口11,光电扫描器10通过USB连接线12分别与光电扫描器的USB接口11及打印机20上的USB接口连接。
采集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时,将扫描器直接与打印机连接,用光电扫描器10对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进行扫描,扫描时,将光电扫描器10置于机动车辆车架和发动机上方,并将扫描器的发射口对准对机动车辆车架上的车架号或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号进行扫描即可。扫描获得的数据通过USB连接线12输入到打印机,由打印机打印出采集到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打印机可采用市售的针式、喷墨及激光打印机。
实施例2
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采集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光电扫描器10、打印机20及计算机30,所述计算机30可以是台式计算机,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将扫描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和存储。所述计算机30分别与光电扫描器10及打印机20连接,光电扫描器10扫描获得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数据输入计算机30,由计算机控制打印机打印。
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采集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光电扫描器10扫描获得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的数据先输入到计算机30,在计算机上输入打印命令,即可由计算机控制打印机打印出采集到的机动车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
很显然,进行计算机联网后,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即使在异地也可了解到同一辆车的资料,因此可有效打击非法改装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未经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