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8555.0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邹善荣;叶四桥;陈祥义;王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叶四桥 |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02;E21D9/14;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落石 冲击 洞洞 垫层 结构 | ||
1.一种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水层(2)、抗冲击垫层、粘土隔水层(5)和种植土层(6),防水层与明洞或棚洞洞顶的拱圈层(1)相邻,抗冲击垫层是由回填土层(3)和抗冲击板材(4)间隔铺设而成,抗冲击板材至少设置一层,抗冲击垫层的上下表面均为回填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层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布与明洞或棚洞洞顶的拱圈层通过沥青层粘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回填土层厚度为25~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粘土隔水层厚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抗冲击板材为2~3层,板材厚度为10cm~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叶四桥,未经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叶四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8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