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的混合动力车用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电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060.3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钟再敏;吴海康;陈辛波;徐华;余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刘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混合 动力 单干 圆盘 离合器 电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一种模块化的混合动力车用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以动力电池为电源的纯电动汽车,目前还存在续驶里程较短、难以普通推广的问题。因此,由一组减速式电驱动总成和一个发电机组混合而成的混合动力型增程器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成为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在电动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定轴式齿轮变速器因其传动效率高、制造加工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而得到广泛应用;发电机组一般由驱动机和发电机组成,技术成熟。在驱动电机、发动机、发电机和定轴式齿轮变速器之间,适当布置若干动力接合或分离元件,即可构成多种具有不同驱动控制模式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中,定轴式齿轮变速器作为一种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箱,其结构方案的优劣也必将影响到动力系统总成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寻求传动高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好的系统结构方案,是目前的一大发展趋势。
图1、图2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型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一个主驱动电机模块、一个副驱动电机(兼发电机)模块、一个发动机模块、一个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模块、多个动力切换元件以及一个动力电池组模块。所述主驱动电机模块和副驱动电机模块分别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于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模块壳体上;所述的多个动力切换元件用于切断或接合发动机与副驱动电机(兼发电机)之间、副驱动电机与定轴式齿轮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主驱动电机模块与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模块相联接,以输出主驱动动力;所述动力切换元件可采用惯性同步器、接合齿套以及离合器等机构型式,通过其接合或分离功能的不同组合,可实现主驱动电机单独驱动车辆,主、副电机乃至与发动机的并联耦合驱动车辆,以及车辆边行驶边发电等多种模式的驱动控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主、副电机(发电机)和发动机等不同驱动单元各自的综合优势,从而为有效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提高经济性和动力性,提供更大的技术发展空间。对于上述发明而言,位于发动机和副驱动电机(发电机)之间的动力切换元件以及副驱动电机和定轴式齿轮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切换元件若采用传统的离合器结构并且前后串联安装,轴向安装空间较大,不够紧凑,有必要通过模块化设计将上述3个部件中的一部分集成为一个结构较为紧凑的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模块化的混合动力车用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电机总成。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混合动力车用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电机总成,该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电机总成包括固定壳体、与壳体固结的电机定子绕组,通过两个轴承以简支方式旋转支撑在壳体上的电机转子,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布置在电机转子内能够控制电机转子和输出轴结合与分离的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轴入轴连接,控制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的油压实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
所述的输入轴与电机转子固结。
所述的输入轴靠近发动机端外侧加工有花键,与扭转减振器连接,进而传递发动机扭矩。
所述的输出轴通过两个前后布置的轴承以悬臂方式旋转支撑于壳体后端。
所述的输出轴靠近变速器端内腔加工有花键,向变速器输入轴传递扭矩。
所述的固定壳体由输入轴靠近变速器端和输出轴靠近变速器端两部分共同构成控制油路。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的控制油液经由壳体上加工出的径向油路,输出轴外侧加工出的环形油路,输出轴上加工出的径向油路,输入轴外侧加工出的环形油路,输入轴上加工出的径向油路,输入轴内侧加工出的轴向油路以及输入轴上加工出的另一段径向油路抵达所述的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的控制油缸内。
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扭转减振器,传递到电机转子。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通过改变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可以实现:1)电机转子与输出轴连接;2)电机转子与输出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集成到一个电机转子体内,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安装空间,实现了模块化设计,降低了将传统能源车辆升级为混合动力车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机转子永磁体; 2—电机转子;
3—单干式圆盘式离合器; 4—轴承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件机的站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化成的电极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