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电池箱手动解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6346.6 | 申请日: | 201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戚晖;李运厂;赵金龙;李健;赵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手动 解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手动解锁器,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与充电架、电动汽车之间的手动解锁与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方案中,更换电池箱应用广泛。流水线采用电机、气动或液压作为动力的解锁及运送装置,打开电池箱锁紧机构,将电池箱从充电架或电动汽车中移出,此种解锁和移位装置作业效率高,可普遍使用。但锂电池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在挤压、刺穿、高温等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及时、快捷地将电池箱脱离危险环境至关重要。尤其当电动汽车途中发生危险意外时,当电池箱充电及存放的环境突发恶劣,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流水线无法运行时,采用一种方便快捷的解锁和移位方案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应对以上突发情况,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便利,可手动快速打开电动汽车电池箱锁紧机构并移位,将电池脱离危险环境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手动解锁器,包括左、右两套子机构,所述左、右子机构通过快速接头装置联接形成联动装置,所述左、右子机构均包括解锁钩组合、手柄组合和转动锁止组合,所述解锁钩组合设置于手柄组合端部,转动锁止组合设置于手柄组合上。
所述快速接头装置包括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两端为扁形导向结构,该扁形导向结构与连杆一端部的扁形内孔配合卡装,快速接头与连杆卡装位置外部通过锁紧螺母旋紧。
所述解锁钩组合包括固定于手柄组合端部的锁座,锁座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采用过盈配合且由挡销II定位装配有解锁钩。
所述解锁钩为直角倒L形结构。
所述锁座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解锁钩。
所述左、右子机构上的解锁钩的锁钩方向沿锁座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手柄组合包括手柄和拉杆,拉杆一端固定于锁座下部,另一端上水平设有手柄装配孔,手柄穿过拉杆的手柄装配孔并通过定位螺塞和螺钉定位锁紧。
所述定位螺塞外径与拉杆内孔过盈联接,并铆接于拉杆端部轴孔中,定位螺塞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中旋入穿过手柄上的定位孔的螺钉。
所述转动锁止组合包括连接套、挡销和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连接套外壁上,连接套套在拉杆上,连接套的一端上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限位槽,拉杆上设有与连接套上的限位 槽相配合的挡销装配孔,挡销装配孔中过盈铆接有挡销I。
本实用新型的子机构由解锁钩组合、手柄组合、转动锁止组合三个部分,利用焊接、铆接、销接方式组合为一体,子机构解锁功能独立,移位功能联动,其中左、右解锁钩组合结构在锁钩方向上存在区别。
解锁钩组合由解锁钩、锁座及挡销组成。解锁钩设计为直角形,相互垂直的两工作面分别承载解锁时扭转载荷和和移位时的拉伸载荷。锁座设计安装孔,解锁钩采用过盈配合与其联接,由挡销定位,同时锁座设计有拉杆定位孔。
手柄组合包括手柄、拉杆、定位螺塞与螺钉。手柄两端滚花处理,中部设计定位孔。拉杆一端设计手柄装配孔,另一端与锁座定位后焊接。定位螺塞外径与拉杆内孔过盈联接,定位螺塞加工内螺纹,旋入装配螺钉后实现手柄限位。
转动锁止组合包括连接套和挡销、连杆。连接套在其中一端设计间隔均匀的限位槽,在中部与连杆焊接组装,连接套内圆套装在拉杆上,拉杆的适当位置设计挡销装配孔,挡销与拉杆铆接在一起。拉杆带动挡销转动一定角度后,将挡销推入限位槽中,挡销与限位槽配合,转动被锁止。
快速接头左右端部设计扁形导向结构,可与左、右侧的连杆端部扁形内孔配合,限制连杆轴向转动。在快速接头分别与左、右连杆端部内孔卡装后,旋紧锁紧螺母,限制连杆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重量轻、强度高、易于手持操作,锁钩采用不锈钢,其余采用铝合金,重量小。
2、空间尺寸小,左右两部分可拆卸存放和快速组装,易于存放及携带,尤其适合作为电动汽车的随车工具以应对突发事件。
3、结构精简、可靠性高,易于加工制造和免维护。
4、操作简单,可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电池箱手动解锁器总成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向视图;
图4是图1中B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6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