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发热金属化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3057.0 | 申请日: | 201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金属化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发热金属化薄膜。
背景技术
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是电器、电子信息、微电子等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立电子元件。其制作方法是:金属化薄膜被许多间隙分割成若干金属镀层单元,若干金属镀层单元形成网状结构,将相近的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采用熔丝连接,再把两层金属化薄膜叠绕成电容。当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持续通过过载电流,熔丝被熔断,使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在短时间内形成开路而失效,不至于短路起火,使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具有防爆功能。上述金属镀层单元的形状与分布直接影响到熔丝的数量和分布,而熔丝发热是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发热的主要来源,而发热也是影响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金属化安全薄膜上金属镀层单元的形状与分布的示意图,其中,金属镀层单元11分布在金属化安全薄膜上形成网状结构,间隙21将金属镀层单元11分割成均匀的网状结构,而各个相邻的金属镀层单元11之间采用熔丝31连接,由于金属镀层单元11采用四边形结构,使得单位面积内熔丝31的数量偏多,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在通电使用过程中发热量偏大,影响其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发热金属化薄膜,可以有效提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制成的电容器的质量和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发热金属化薄膜,用于电容器的制造,包括金属镀层和附着所述金属镀层的载体,所述金属镀层包括若干金属镀层单元,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采用间隙断开,部分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采用熔丝电连接。
优选的,“部分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采用熔丝电连接”具体为:
相邻两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采用熔丝电连接,除非两组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处在两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间隙的对称位置。
优选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为六边形结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位面积内含有的熔丝数量少于现有技术中熔丝的数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简图;
图中:
11、金属镀层单元;21、间隙;31、熔丝;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简图;
图中:
1、金属镀层单元;2、间隙;3、熔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实施例1与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发热金属化薄膜,用于电容器的制造,包括金属镀层和附着金属镀层的载体,金属镀层包括若干金属镀层单元1,金属镀层单元1之间采用间隙2断开,除非两组相邻的金属镀层单元1处在两组金属镀层单元1之间间隙2的对称位置,否则,相邻的两组金属镀层单元1之间采用熔丝3电连接,金属镀层单元1为六边形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单位面积内含有的熔丝3数量明显少于现有技术中熔丝31的数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实用新型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3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电容器框架
- 下一篇:一种漆包线导引工具及绕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