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5139.2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楸长;吴晓星;张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节能型 磁悬浮 客车 预应力 管道 | ||
1.一种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管体(1)和复合管体(2)以及设置在混凝土管体(1)和复合管体(2)内的有环筋和纵筋制成的复合圆筒形骨架,所述的复合圆筒形骨架包括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外层骨架(3)上设置有环向筒管(8),里层骨架(4)和环向筒管(8)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11),环向筒管(8)和纵向筒管(11)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19)固定的钢绞线(18),在管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之间设置有轨道板(21),在管体(1)的上部或侧部设置有通过排风孔(13)相连通的复合管体(2),在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板(17),在支撑板(17)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墩(26),在复合管体(2)的上端设置有降压舱(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式节能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骨架(3)的里侧或外侧设置有呈均匀分布的由加强筋(7)固定的环向筒管(8),在环向筒管(8)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18),在管体(1)的底部、上部或侧部设置有支撑板(17),在支撑板(17)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钢绞线(18)的锚具(19),在环向筒管(8)和里层骨架(4)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11),在纵向筒管(11)和复合圆筒管内设置有一根以上经两端张拉或一端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18),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的施工段面设置有固定钢绞线(18)的锚具(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体(1)内壁两侧设置有定位角(12),在定位角(12)内设置有通气管(14)和通水管(15)以及通电管(16),在定位角(12)之间设置路轨板(21),在路轨板(21)的下部和侧部设置有隔振层(24),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信号监控装置(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板(17),在支撑板(17)底部和侧部设置有限位墩(26),在支撑板(17)和限位墩(26)之间设置有托底梁(25),在托底梁(25)和支撑板(17)、限位墩(26)的结合部设置有隔振层(24),在支撑板(17)和托底梁(25)内设置有纵向筒管(11),在纵向筒管(11)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由锚具(19)固定的钢绞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的中部设置有真空舱(33),降压舱(29)设置在复合管体(2)的上部,在降压舱(29)和真空舱(33)内设置有组合抽气机(31),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端部设置有对口连接缝(3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35),在连接箱(35)的上部设置有稳压舱(36),在连接箱(35)的侧部设置有安检房(37),在连接箱(35)和安检房(37)之间设置有复合密封门(3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和复合管体(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35),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功能房(39),在功能房的底部设置有排污井(4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式节能型磁悬浮客车预应力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端部设置有复合圆拱形客运站(41),在复合圆拱形客运站(41)两侧设置有复合密封门(38),在复合密封门(38)的两侧设置有路轨板(21),在复合圆拱形客运站(41)的下部设置有排污井(40),复合圆拱形客运站设置在地平面(30)的下部和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5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车组开水炉接水托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雨刮器电机传动衬套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