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枕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0733.2 | 申请日: | 201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元木;周建乐;刘龙玺;田爱琴;杨基宏;顾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枕梁,属于轨道交通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与车辆行驶速度的大幅提升,对于构成车体主要部件的枕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应用于轻轨列车、地铁的枕梁是连接、承载车体与转向架的关键部件,也是车体和转向架之间驱动力传输的主要部件。现有枕梁普遍地采用碳钢焊接结构,因为考虑到碳钢的腐蚀需要给碳钢板留出足够的腐蚀余量,从而增大了枕梁自身的重量,不利于车体轻量化设计和提高车辆运行速度。
而且采用碳钢材质的枕梁,待焊接完成后还需喷涂油漆以进行防腐蚀处理,加工工艺也较复杂,加工周期较长。
经过更为深入地研究,枕梁的下盖板主要承受车辆的纵向力和垂向力,因此下盖板与其焊接的筋板在连接处应力集中比较严重。加之枕梁与车体底架的牵引梁、边梁连接后的应力也较为集中,因此更易于造成枕梁应力损坏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再者,枕梁与其他部件(如波纹地板)的连接结构也较为复杂,从而造成车下安装空间的紧张,不利于实现车下设备与部件的紧凑设计与布局。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枕梁,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激光焊工艺将枕梁整体地加工成中空的口型箱型结构,从而有效地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其整体的结构刚度和连接强度。
另一设计目的是,在保证结构刚度与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枕梁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彻底解决腐蚀问题,去除后续的喷涂油漆工序,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设计目的还在于,采用不锈钢材质而无需预留出足够的腐蚀余量,显著降低枕梁自身重量,以利于车体轻量化设计和提高运行速度。
还可实现的设计目的是,采用激光焊接工艺,以提高加工速度、减少焊接热输入量,以利于控制枕梁焊接后的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轨道车辆枕梁主要包括有:
上盖板、下盖板和连接在上盖板和下盖板垂向之间的两侧腹板;通过对腹板与上盖板、下盖板之间的T型焊缝进行激光焊焊接而形成中空口型的箱型结构。
所述的下盖板,具有激光焊对接而成的牵引销座板、及其两侧端的空簧座板。
在上盖板与下盖板垂向之间、两侧腹板横向之间,焊接数个增加局部刚度的筋板;上盖板与筋板之间通过激光焊连接。
在腹板和筋板上,分别开设有数个长圆孔。
在牵引销座板上,设有数个用于消除应力集中和便于激光焊的凸筋;凸筋与筋板底部具有对应的、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斜面。
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侧部设置有数个内凹部。
在牵引销座板的两侧端部,分别焊接抗侧滚减振器安装座和垂向减振器安装座。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枕梁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采取中空的口型箱型结构,实现枕梁的结构、强度刚度与轻量化设计的兼顾。
2、在保证枕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通过轻量化设计而有利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3、枕梁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解决了枕梁的腐蚀问题,并且利用不锈钢高强度特性进行轻量化设计。
4、利用激光焊接,有效地控制了枕梁的焊接变形。
5、有效地改善了枕梁应力集中问题,从而降低应力损坏程度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6、通过枕梁整体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种结构简易的车下安装空间设计方案。
7、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彻底解决腐蚀问题,通过去除后续喷涂油漆工序以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8、因现有技术采用的碳钢枕梁需要喷涂油漆,从而导致枕梁与地板无法直接焊接,地板需要在枕梁处断开。采用不锈钢枕梁后,底架地板可从枕梁上面直接通过去,从而有效地解决并简化了枕梁与地板的连接关系。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轨道车辆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隐藏上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在图1至图4中,腹板1、上盖板2、下盖板3、筋板4、牵引销座板座板5、空簧座板6、长圆孔8、凸筋9、内凹部10、抗侧滚减振器安装座11、垂向减振器安装座12。
上述图中箭头指示的是激光焊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轨道车辆枕梁主要包括有:
上盖板2、下盖板3和连接在两者垂向之间的两侧腹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0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