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3894.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4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伍武;甘云华;蔡镇城;刘兴仁;陈清波;郑昊;丘意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窑 余热 利用 装置 | ||
1.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烟气流道两端分别与预热带的烟气出口和烟囱连接的换热器(14)、与中空窑墙的热空气出口连接的成型房以及与冷却带的窑顶热空气出口连接的干燥房,所述换热器(14)的空气进口与室外空气连通,空气出口与预热带的热空气进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4)的空气出口还通过一条管路与干燥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冷却带的烟气管道连接的制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工作介质采用氨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冷却带的窑顶热空气出口与所述干燥房的连接管路(17)上设有的支路(19),所述支路(19)连接到三通阀(7)的进口,三通阀(7)的另一进口与干燥房的出口相连,三通阀(7)的出口连接到成型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房的出口设有引风机(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窑墙的热空气出口与成型房的连接管路(22)上设置有引风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4)为管壳式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38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价铬离子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储能式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