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恒张力自由下放的液压卷扬机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7608.4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龙海 |
| 主分类号: | B66D1/50 | 分类号: | B66D1/5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张力 自由 下放 液压 卷扬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卷扬机的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恒张力自由下放的液压卷扬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卷扬机是钻探施工中升降钻具、套管及处理孔内事故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液压卷扬机,它主要由控制系统、液压马达、行星减速机、双折线卷筒、固定机架、后支撑等组成。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液压马达和行星减速机工作,从而实现双折线卷筒正转、反转和制动而下放、提升负载或使负载提升后停置。现有技术的液压卷扬机,其控制系统是利用设有多个油口和油通路的集成阀体,配合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平衡阀、减压阀和梭阀等部件实现液压控制的,具体是操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改变油流的走向来实现双折线卷筒的正转、反转和制动。由于现有技术的大部分液压卷扬机通常未具备自由下放负载的功能,而是凭施工人员靠经验和感觉来操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实现负载下放,因而容易导致负载触地后卷扬机未能及时停机而继续下放钢丝绳,从而造成钢丝绳过放而出现“乱绳”现象,进而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液压卷扬机能够实现自由下放负载,但其只是简单地把液压马达的两个油口连通起来,因而还是容易导致负载因惯性力作用而造成钢丝绳过放,从而造成“乱绳”现象,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恒张力自由下放的液压卷扬机控制系统,它能够使负载在恒张力状态下自由下放,防止钢丝绳出现乱绳现象,有利于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恒张力自由下放的液压卷扬机控制系统,包括集成阀体、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平衡阀、减压阀和第一梭阀;集成阀体上设有第一液压马达油口、第二液压马达油口、行星减速机制动释放口、分别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及第二工作口,该集成阀体内设有沟通第一工作口和第一液压马达油口的第一油通路、沟通第二工作口和第二液压马达油口的第二油通路,沟通第一工作口和行星减速机制动释放口的第三油通路;平衡阀安装在第一油通路上,第一梭阀和减压阀依次串接在第三油通路上,第一梭阀的其余一进口连接第二油通路;
还包括溢流阀、第一电磁方向阀、第二电磁方向阀和第二梭阀;集成阀体上还设有外部控制油口和回油口,集成阀体内还设有沟通第一液压马达油口和第二液压马达油口的第四油通路,第一电磁阀方向阀和溢流阀依次串接在第四油通路上;第二梭阀安装在对应减压阀和行星减速机制动释放口之间的第三油通路上,第二电磁方向阀连接在第二梭阀的其余一进口和外部控制油口及回油口之间。
还包括一节流阀,该节流阀安装在对应所述溢流阀和第一电磁方向阀之间的第四油通路上。
还包括一单向阀,所述集成阀体上还设有一液压马达补油口;所述集成阀体内还设有一第五油通路,该第五油通路的一端连接液压马达补油口,该第五油通路的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油通路;单向阀安装在第五油通路上。
所述集成阀体上还设有一泄油口,所述集成阀体内还设有一第六油通路,该第六油通路的一端连接泄油口,第六油通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减压阀。
所述集成阀体上还设有一油压测量口,所述集成阀体上还设有一第七油通路,该第七油通路的一端连接油压测量口,该第七油通路的另一端接通对应所述平衡阀后侧的第一油通路。
所述第一电磁方向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
所述第二电磁方向阀为二进一出式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方向阀的两进口分别连接所述外部控制油口和所述回油口,所述第二电磁方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梭阀的其余一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恒张力自由下方的液压卷扬机控制系统,其平衡阀、减压阀、溢流阀、节流阀、第一电磁方向阀、第二电磁方向阀等是利用螺纹插装的方式安装在集成阀体上。其工作过程为:
一、使第一电磁方向阀和第二电磁方向阀同时不通电,操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使集成阀体的第一工作口进油,则油流沿第三油通路,并依次经过第一梭阀、减压阀和第二梭阀进入行星减速机制动释放口,使行星减速机解除自动;同时,油流沿第一油通路,并经过平衡阀进入第一液压马达油口,使液压马达带动行星减速机及双折线卷筒转动而提升负载,而后,油流从第二液压马达油口排出,并沿第二油通路流动,最后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
二、保持第一电磁方向阀和第二电磁方向阀不通电,操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中位,则行星减速机制动释放口的油压释放,卷扬机处于制动状态,负载被提升后停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龙海,未经林龙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