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6196.4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然;王焕钦;段秀华;孔德义;高理升;陈池来;尤晖;孙文娟;刘友江;钱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穿孔 吸声 | ||
1.一种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包括微穿孔板,其上均布微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为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采用压电薄膜(12)制成,上设电路引线端(5),所述电路引线端(5)与主动控制电路相联接,所述主动控制电路包括与电路引线端(5)依次相联接的压电薄膜驱动电路(8)、自适应控制器(7)和噪声探测器(6);所述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及其周边侧壁(2)和后壁(4)构成的空腔体即为压电薄膜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12)选择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聚丙烯蜂窝压电膜、P(VDF-TFE-HFP)/PTFE双层压电膜、P(VDF-TrFE)共聚物压电薄膜或交联聚丙烯压电膜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探测器(6)为单个测试传声器构成的单点式探头,或是多个测试传声器构成的多点分布式探测网;所述自适应控制器(7)是基于通用可编程DSP芯片、高性能FPGA/CPLD芯片或是专用DSP芯片设计的运算控制集成电路板;所述压电薄膜驱动电路(8)在自适应控制器(7)的实时控制下输出驱动电压,驱动压电薄膜(12)产生期望的伸缩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上的微孔(11)的面积范围为1000平方微米~700000平方微米;所述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的穿孔率范围为0.5%~5%;所述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的厚度为0.01毫米~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4)的材质为钢板、不锈钢板、铝板、合金板、塑料板、木板、胶合板、石膏板、玻璃板或纸板;所述侧壁(2)采用刚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作,刚性材料为钢板、不锈钢板、铝板、合金板、塑料板、木板、胶合板、石膏板、玻璃板或纸板;弹性材料为弹簧、软橡胶或柔性高分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微穿孔板吸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4)与压电薄膜微穿孔板(1)之间的空腔(3)厚度为1厘米~2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1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