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机器视觉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4842.0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少华;陈健;李克天;欧阳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少华 |
主分类号: | H04N13/02 | 分类号: | H04N13/02;H04N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视觉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机器视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或见报道的工业彩色摄像机(2D)和3D机器视觉传感器存在的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模拟摄像机:模拟信号输出,只带有二维数据及位置信息;
数字式摄像机:各类数字输出接口,但只输出二维数据及位置信息;
智能摄像机:各类数字输出接口,只输出二维数据及位置信息,和图象分析结果信息;
3D机器视觉传感器:数字接口,能输出高度信息,但只是一串(或一条线)离散的数据,不是一幅完整彩色BITMAP图片。
3D智能相机:数字接口,能输出图象分析结果。
上述前面三种都只能输出二维信息,后面两种虽然能提供3D的信息,但是具有如下的局限性:
3D机器视觉传感器:配合使用线激光,采用扫描方式,被检测物体需要相对于激光发生装置进行运动,每次只能输出反映高度信息的一条线的数据,后续还需要进行采集和拼接,才能变成一幅可供分析的图像。
3D智能相机:也是配合使用线激光,采用扫描方式,被检测物体需要相对于激光发生装置进行运动,该方法在相机内对于三维数据进行了拼接,经过分析后直接输出测量的结果。该方法灵活性和开放性不够,往往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3D机器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1.对于一个视野内的检测,不需要进行扫描,提升检测的速度。2.输出结果是连续的图像,每一帧图像代表一次采集的结果。3.输出彩色图像为后续的检测和测量提供原始数据。4. 仅需要采集一帧图像,就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深度方向(Z轴)数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编码器、投影装置、相机、数据传输接口、后续处理装置集成在一个产品里,最后输出蕴含三维信息的彩色图像信号;其中:工作外围系统包括被检测对象、3D机器视觉传感器、数据传输接口、PC工控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装置,其中视觉传感器包括条纹图像投射单元和CCD相机单元,,其中条纹图像投射单元将正弦亮度分布条纹投射到被检测对象表面,CCD相机单元将检测对象表面的图像经过处理后连续输出,并经数字传输接口发送到PC工控机。
该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的3D机器视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条纹图像投射单元包括正弦亮度分布图像发生器和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正弦亮度分布图像发生器与图像投影装置连接;相机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CCD前端处理器、CCD感光元件和C Mount 镜头接口,其中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经CCD前端处理器、CCD感光元件与C Mount 镜头接口连接,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还分别与正弦亮度分布图像发生器和数据传输接口连接。
所述的条纹图像投影装置(投影仪)包括三色LED光源、DLP处理器、输入接口和变焦式投影镜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一次检测任务内,不需要扫描就能对一个面进行完整的检测。
输出反映检测视野范围内的三维信息,包括:平面X Y的坐标信息和高度方向Z的坐标信息。
用颜色反映高度方向的信息,内置调色板确定颜色色阶和高度的对应关系。
输出的伪彩色图像可供后续的处理。
由于无需相对运动就可以进行检测,处理速度得以提升。
仅需要采集一帧图像,就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深度方向(Z轴)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图1的视觉传感器框图。
图3是3D工业摄像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 PC工控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装置、2 3D工业摄像机、21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22 CCD前端处理器、23 CCD感光元件、24 C Mount 镜头接口、25正弦亮度分布图像发生器、26图像投影装置、3被检测对象、4数据传输接口、5镜头、6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被检测对象3、3D工业摄像机(视觉传感器)2、数据传输接口4、PC工控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装置1。
工作过程:由视觉传感器的编码器产生的正弦灰度条纹经过投影装置(如:投影仪)投射到物体表面,相机对物体拍照并输出连续的图像经过数字传输接口发送到PC 工控机或者其他数据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少华,未经丁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角度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液晶电视用散热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