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带极限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4121.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鞠春贤;陈现岭;岳国辉;师玉涛;牛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带 极限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性能检测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极限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短暂而有序,首先要能够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然后要能够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适当放松安全带,以避免因拉力过大使人肋骨受伤。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安全带平均每年可挽救13000个生命。同时NHTSA还估计,如果系好安全带,7000遇难者可以幸免于难。虽然某些情况下安全带确实也会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但几乎所有安全专家都认为系好安全带可显著增加您在事故中的生存机会,据NHTSA估计,安全带可将前排乘客的死亡风险率降低一半。
然而安全带的极限承受力非常重要,如果极限力太小,那么安全带很容易被拉断,不能在紧急时刻对乘员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所以测量安全带的极限承受力在安全带开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测量安全带极限力上都是采用拉力机直接进行拉伸,但是由于拉伸机的拉伸行程有限,故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拉伸机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受到行程限制且使用方便、快捷有效的汽车安全带极限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安全带极限试验装置,包括:
安装板,相对地面固定不动,对汽车安全带的一端进行固定;
滑动牵引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相对地面固定的滑轨上,在滑动时,牵引汽车安全带的另一端;
摆锤机构,可摆动的设置在滑动牵引机构的上方,在摆锤下摆过程中,通过摆锤与滑动牵引机构的锤击为滑动牵引机构提供沿滑轨滑动以牵引安装带瞬时拉伸的驱动力。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滑动牵引机构包括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与滑块固连的牵引杆,所述的牵引杆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汽车安全带的另一端固连的安全带夹具。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滑动牵引机构包括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导向块,所述的牵引杆插装在导向块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的摆锤机构由相对地面固定的支架、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顶部固定的横梁上的摆杆、固定在摆杆自由端的摆锤组成。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摆锤与滑块锤击配合,其中部带有豁口,该豁口在摆锤位于摆动最低点时,其周边的摆锤本体无干涉的半包在牵引杆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装置包括对牵引杆相对滑轨滑动位移进行限制的的牵引杆行程保护装置。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牵引杆行程保护装置由固定在安装板和牵引杆上的安全钩、连接安全钩的拉线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利用摆锤机构的摆锤下摆过程中势能转化成的动能对滑动牵引机构产生瞬时驱动力,使滑动牵引机构牵引安全带瞬时拉伸,以检测安全带的拉伸性能,安全带拉伸的行程可完全通过调整滑动牵引机构的行程来设定,其结构简单,通过摆锤的初始高度、质量、滑动牵引机构的质量、与滑轨的摩擦系数等参数对安全带的拉伸性能进行计算,其结构及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2、在滑动牵引机构中增设导向块,使滑动牵引机构沿滑轨滑动时更加稳定,提高了整体的测量效果;
3、在摆锤中部带有豁口,该豁口在摆锤位于摆动最低点时,其周边的摆锤本体无干涉的半包在牵引杆上,使摆锤为滑块提供一个相对牵引杆对称的平衡锤击力,在简化整体结构的同时,提高了测量效果;
4、增设行程保护装置,防止滑动牵引机构在试验结束时或是安全带被拉断时滑出滑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摆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汽车安全带;3、滑轨;4、摆锤;41、豁口;5、滑块;6、牵引杆;7、安全带夹具;8、导向块;9、支架;10、横梁;11、摆杆;12、安全钩;13、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4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其栅极驱动电路
- 下一篇:用于触摸传感器的读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