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913.9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献策;康世邦;刘岩;沈源;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歧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的作用是将来自进气总管的空气输送到各气缸所对应的进气道。进气阻力和歧管长度是影响发动机燃烧室进气充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减少进气阻力,才能提高充气量,从结构上说,进气阻力和进气管道截面积、管道走向、管道内腔形状有很大关系。
传统进气歧管关于自然吸气、增压的稳压腔的设计,支管出口位置都在稳压腔中部,其支管出口即位于气缸盖上、下面方向,以保证进入稳压腔的气体遇到较小阻力,顺利进入燃烧室。同时,节气门至稳压腔之间的总管横截面通常为圆形,当总管布置于2、3缸之间时,分流效果难以到达最佳。
现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申请号:CN200920313337.2],包括进气总管、连接在进气总管一端的稳压腔、连接在稳压腔并排的若干分气管,进气总管、稳压腔和分气支管的内腔相通,各分气支管的输气长度相等,确保各气缸的进气量均一致,进气总管设置在稳压腔的中间位置。稳压腔的腔体空间比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的容积大,容积大能过保证稳压腔内的气压比较稳定,稳压腔的内腔是平滑过渡连续的曲面,使空气流速快,进气阻力小。靠近进气总管管口处设有曲轴箱废气支管接口,接口是用于连接曲轴箱废气支管的,曲轴箱废气支管将曲轴箱内的废气引入发动机稳压腔,再进入发动机气缸,将曲轴箱的废气引入发动机气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曲轴箱废气的燃烧率。本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空气进入进气歧管的阻力大的问题,但是进气总管与稳压腔之间的总管横截面为圆形,当该段处于2、3缸之间时,分流效果难以到达最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具有新鲜空气流动平顺,行程短、响应快、效率高、分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总管、稳压腔和分气支管,所述的稳压腔底部与分气支管出口端底部平滑过渡。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所述的分气支管的输气长度相等。其输气长度相等确保各气缸的进气量均匀。
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进气总管的一端与稳压腔连接,在稳压腔上并排连接有分气支管,其进气总管、稳压腔和分气支管的内腔相通,新鲜空气从进气总管进入稳压腔后,再通过分气支管均匀输送到所对应的各缸燃烧室内,其分气支管的输气长度相等,确保各气缸的进气量均匀。其中稳压腔底部与进入气缸盖的分气支管底部平滑过渡,一方面保证新鲜空气受稳压腔内部干扰小、避免气流过多撞击内腔避面,能快速流入燃烧室;另外,提高稳压腔底部高度,使其与分气支管底部平滑过渡,在保证新鲜空气流动路径更短,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避免曲轴箱气体中的润滑油沉积进入燃烧室,造成不正常燃烧。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所述的进气歧管与水平面成24.5°~25.5°。将进气歧管与水平面成24.5°~25.5°角安装到发动机的气缸盖上。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所述的进气歧管与水平面成25°。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所述的进气总管与稳压腔相交的部位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保证气流向两侧分流时,所遇阻力更小,导流效果优于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中,所述的进气总管上布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口。曲轴箱通风管将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曲轴箱气体引入稳压腔,再通过分气支管进入燃烧室,减少发动机HC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稳压腔底部与分气支管底部平滑过渡,使新鲜空气流动平顺,行程短、响应快、效率高,另外,也避免了曲轴箱气体中的润滑油沉积进入燃烧室,造成不正常燃烧。
2、本实用新型稳压腔与进气总管的相交部位横截面为椭圆形,新鲜空气导流效果优于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气总管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总管;2、稳压腔;3、分气支管;4、曲轴箱通风管接口;5、稳压腔底部;6、气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PS电机定子的分裂芯
- 下一篇:电子式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