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前轮轴支架以及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2275.0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岗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2K15/00;B62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轴 支架 以及 减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创新属于交通运输工具领域的车辆部件以及减震,涉及:车辆、车架、带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电动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是微型的电动交通工具及其零部件,主流的称谓“滑板车”或者“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辆分类,可以视为带有方向舵扶手的电动踏板车之改进。本创新不仅涉及传统的滑板车,在适宜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应用在其他车辆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特别是折叠车,本申请称呼的滑板车是广义的,传统意义的滑板车之定义,不应该构成对本创新的全部限定。有时被划分到B62K17/00、B62M1/00
本申请与先前提交的申请CN200920278942.0;CN201020584737.x相互参考,而且本申请是它们的连续申请案,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通常,车前减震是在两个垂向的前轮轴叉架上分别设置两个弹性减震机构;也有车前减震是在垂向的立柱上(例如,前立柱套管之下,前立柱下端的前轮轴支架与前立柱套管之间)设置弹性减震机构;前两种车、滑板车以及其它类似的小型车辆具有相同的问题和通病:轮径小,减震效果不好,如果采用大型车轮,同时加长减震器及其伸缩行程的话,势必要增加车架以及车踏板横梁的高度,导致车辆重心高,不容易驾驶。通常的做法是,延长前立柱套管后面斜下的支撑拖拽臂长度,解决前述的问题,轮径越是大、减震器的伸缩行程越是长,支撑拖拽臂也随之增长,结果就是,车辆折叠之后的体积也随之增加,车体不紧凑,不易携带。减震效果与折叠体积,难以两全。
CN200920278942.0和CN201020584737.x揭示了一类紧凑折叠的滑板车,这种车也面临前述同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本申请是针对这类紧凑折叠的滑板车进行的,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补充、结合。
对于折叠车辆来说,折叠紧凑、减小体积是至关重要的。滑板车结构简单,构件少,如果能在传统滑板车或者紧凑折叠型滑板车的基础上加设大型前轮、加设行程距离比较长的减震机构,同时踏板横梁距离地面不高,能抵抗一定的颠簸,则可能超越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主流自行车或者主流电动自行车。
所以,让滑板车、微型车、小轮径车、折叠车在比较颠簸的路面行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车辆、前轮轴支架以及减震机构,它可以加装大型前车轮,减震性能更好。使其适用于L型滑板车和紧密折叠的L型滑板车,以及其他适宜的车辆,使其在非平坦路面行驶。
目的的实现:
车辆、前轮轴支架以及减震机构,其至少包括:
在前立柱套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安装位8,在前立柱套管的下部具有轴动连接位,轮轴支架臂尾部与轴动连接位轴动结合,轮轴支架臂前部朝车前方延伸且设置有安装车脚轮的轮轴,轮轴支架臂设置有第二减震安装位,减震器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安装位8结合,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减震安装位结合,第一减震安装位、减震器、第二减震安装位、轮轴支架臂、轮轴于前立柱套管为轴心沿水平方向同轴联动。
根据前述,所述车辆在展开状态下,前立柱与踏板横梁形成L形;在折叠状态下,这两者形成一字型。
根据前述,所述车辆在展开状态下,前立柱与踏板横梁形成L形;在折叠状态下,这两者紧密折叠形成一字型。
根据前述,并且,所述的车辆是动力装置驱动的滑板车,滑板车车架是构件内置式车架,其中,构件内置式车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A,踏板横梁、由踏板横梁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连接部,这三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滑板车的供电单元设于其中, 侧板的连接部至少是两个相互间隔的挡条;
B,踏板横梁、由踏板横梁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连接部,这三者是一体成型的型材;
C,踏板横梁、由踏板横梁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连接部,这三者是板片弯曲之后焊接的腔管。
根据前述,至少两个车轮轮轴分别设置在一个轮轴支架臂两侧,减震器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安装位枢接,减震器另一端与第二减震安装位枢接。
根据前述,至少一个车轮轮轴设置在一个轮轴支架臂一侧,轮轴支架臂与减震器位于车轮的同一侧,或者轮轴支架臂与减震器分别位于车轮两侧。
根据前述,至少一个车轮轮轴设置在两个轮轴支架臂之间,两个减震器分别位于车轮两侧。
根据前述,至少两个车轮轮轴分别设置在两个轮轴支架臂,两个减震器分别设置结合于两个轮轴支架臂,两个轮轴支架臂受力时其各自独立的轴动移位且分别向两个减震器施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岗,未经刘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气化直燃式热水炉
- 下一篇:一种捣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