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夹芯楼板抗浮芯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4117.0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春;张春锋;李文涛;张明平;聂德民;张帆;杨秀兵;曹立杰;张颖;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楼板 抗浮芯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模,特别是一种大尺寸芯模。
背景技术
随着夹芯楼板的广泛应用,对夹芯楼板的强度及自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尺寸夹芯楼板下侧楼板厚度较小,且由于施工工序的约束,只是在夹芯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芯模下混凝土不能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保证,而夹芯楼板下侧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决定了夹芯楼板的强度,所以,如何保证夹芯楼板下侧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成为夹芯楼板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因素。通常所采用的大尺寸立方体聚苯乙烯芯模,虽能有效的减少夹芯楼板的自重,但由于其侧面为直立面,导致混凝土不易流动到板下,且芯模只设置一个检查孔,这种做法其一是,混凝土的浮力很大,不利于保证质量;其二是,对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不能做更直观全面的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尺寸夹芯楼板抗浮芯模,要解决现有的夹心楼板芯模抗浮性能差,芯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尺寸夹芯楼板抗浮芯模,包括本体和贯穿本体的检查孔,所述本体为四个侧面、四个折向本体内的折面、一个底面和一个顶面围合成的实心斗状,其中每个侧面均通过折面与底面连接,所述检查孔至少为1个。
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聚苯乙烯。
所述检查孔为1~5个,且在本体上均匀分布。
所述检查孔的直径为100mm~150mm。
所述折面与底面的夹角α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首先,侧面通过折向本体内折面与底面连接,底面和混凝土浇筑面形成夹角,混凝土更容易流动到芯模的底部,确保了芯模底部混凝土的密实。
其次,通过设置多个检查孔可有效减小混凝土对芯模的浮力,有利于保证和提高楼板的质量,并可通过检查孔较为直观全面的检查芯模底部混凝土的密实度。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尺寸夹心楼板的混凝土浇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侧面、1.2-底面、1.3-折面、1.4-顶面、2-检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大尺寸夹芯楼板抗浮芯模,包括本体1和贯穿本体的检查孔2,所述本体为四个侧面1.1、四个折向本体内的折面1.3、一个底面1.2和一个顶面1.4围合成的实心斗状,其中每个侧面1.1均通过折面1.3与底面1.2连接,所述检查孔2为 5个,且在本体1上均匀分布,分别位于本体四角距边缘200mm处及本体中心位置。
所述本体1.1的材质为聚苯乙烯。
所述检查孔2的直径为100mm。
所述折面与底面的夹角α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4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转发和控制分离网络件架构内通道间的流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用油环